搜索 解放军报

年纪轻轻“腰背痛”,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刘娱 赵敏 责任编辑:柴潇
2023-11-14 09:46:24

战士小张,经常感觉腰背部不适,夜间痛感加重,甚至影响翻身及睡眠,特别是到了早上的时候,浑身感觉被“冻僵”了一样,但活动后僵硬会有所减轻。一开始小张还以为是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腰肌劳损,但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腰背痛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时甚至无法入睡,只能来到东部战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小张可不是单纯的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而是——强直性脊柱炎。

那么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呢?又有哪些症状呢?东部战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娱医生为大家进行科普。

强直性脊柱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是一种慢性风湿免疫类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及外周关节,典型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可伴发骨关节破坏和关节外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可伴眼、肺、心血管、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关节外组织和器官受累。

强直性脊柱炎是现代医学尚未攻克的疑难杂症之一,患病率高,我国患病率为0.3%~0.5%,高于更为人熟知的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病;且患者多为18~40岁的青壮年男性,常见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可从15岁起发病;但仍有部分患者在超过40岁以后发病。这意味着我国至少有500万青壮年男性罹患 AS,相当于一个由优质劳动力组成的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残疾。同时,该病致残率高,社会危害巨大。

据统计,5%的患者在确诊1年后即丧失劳动力,45%在起病10年内出现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30%以上的患者20年后完全不能工作。更重要的,青壮年男性常因病痛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容易出现严重心理和生理障碍。

该病始于骶髂关节和椎间关节的炎症损害。随着时间的流逝,骨骼不断生长,引起椎体的融合,导致腰背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目前尚不清楚强直性脊柱炎的确切病因,但有些人认为它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有关。

1) 某些人有特定的基因,如HLA-B27,这可能会大大增加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的风险。

2) 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自身的正常组织发起攻击,导致炎症反应。

3) 环境因素,如细菌、病毒等的感染,也可能在发病中起到作用。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肌腱附着点炎。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关节表现及关节外表现。典型关节表现包括:腰背部疼痛,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久站、久坐后后疼痛加重,活动后可缓解,早晨后背的僵硬程度较重;脊柱的灵活性受限;附着在脊柱上的韧带和肌腱(例如脚后跟)疼痛;

除了典型关节表现外,强直性脊柱炎还可能导致关节外症状:眼部炎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疼痛、充血、对光线敏感和视力模糊等症状;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稀水样便,便中甚至伴有黏液脓血等。

体征

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如果您出现下腰背痛,伴有夜间痛、休息痛、晨僵、夜间翻身困难,同时伴脊柱胸廓活动受限、膝关节、踝关节、足跟痛时要高度怀疑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时就诊明确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治疗

一、规律锻炼、物理康复治疗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止痛药,代表药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是有疼痛和晨僵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一线用药;

2.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等,对外周关节炎患者可考虑应用柳氮磺吡啶控制病情;

3.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包括益赛普、阿达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等,对于持续高疾病活动性患者,推荐应用抗TNF治疗,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长期应用。生物制剂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大多数效果非常好。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影响寿命,但不规范治疗患者常会发展成严重的脊柱和关节畸形,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有需要请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