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他们向战而行的底气从哪里来?

来源:空军新闻 作者:任永胜 王洪宾 赵守创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1-14 14:09:51

1965年1月10日夜,内蒙古萨拉齐上空波诡云谲,一架美蒋U-2高空侦察机悄然而至。飞行员张立义不曾想到,在他下方被冰雪覆盖的广袤大地上,地导某营官兵早已编好罗网、翘首以待。

21时14分27秒,敌机进入火力范围,营长汪林果断下达“发射”命令。3发导弹连续腾空,喷着火舌直奔目标,敌机瞬间“天女散花”……

这场发生在56年前的夜歼U-2战斗,是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官兵心中的骄傲。那次战斗中,该营运用“近快战法”和反干扰手段,成功击落敌机,生擒敌飞行员,获国防部通令嘉奖,荣立集体一等功,受到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56年后,该旅把1月10日设为“战史日”,开展专题教育纪念活动,让官兵在重温战史中领会枪为谁扛、仗为谁打,坚定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信念,引导官兵回归战斗队本真、感受打仗的残酷、厚植胜战的基因,从前辈们的光辉战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

寒风肃杀,敬意满怀。2021年1月10日8时整,该旅拉响战斗警报,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座座营盘,全旅转入一等战斗值勤,他们以“战斗”姿态向参与56年前那次抗击战斗的英雄前辈致敬。

作为成立最早的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该营历史厚重,功绩卓著。在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过程中,旅党委认为,必须把前辈们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书写出的光辉历史挖掘好、传承好,把胜战基因注入官兵精神血脉。

“没有像样的生活保障设施,部队常常昼出夜行,连续机动,走到哪里,吃住在哪里,风餐露宿,艰苦卓绝……”“战史日”专题教育纪念大会上,该营第22任教导员何大勇回顾了部队转战南北机动作战的艰苦岁月,动情的讲述让官兵不禁动容。下连不久的“00”后列兵田学斐感慨地说:“前辈们以吃苦为荣,始终把备战打仗放在第一位的信念令我感动。身处新时代,我们有着他们无法想象的优越条件,所以我们更应该刻苦训练。”

光辉历史需要传承,黯淡过往同样需要铭记。纪念大会上,该营营长沈彦峰详细讲述了该营战斗史上的“黑暗时刻”:1964年8月9日,该营在一次抗击战斗中,兵器突发故障,耗弹三发却未能击落目标,那天成为该营每名官兵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但英勇的官兵没有被失利击垮,仅仅5个月后,他们就夜歼U-2、一雪前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伴随沈彦峰的讲述,许多官兵陷入回忆:2016年该营执行某项演练任务,因对“敌”干扰手段研究不深、准备不足,战斗失利。面对失败,全营官兵传承前辈们胜不骄、败不馁的顽强意志,痛定思痛,集智攻关。时隔一年,部队再次出征,不仅一举击落目标,还开创了国产地导装备在某领域“零”的突破。

忆战斗历程,学经典战例,强胜战基因。随后的议程中,5位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官兵代表,作为红色基因传承人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体会感悟。

谈及老一辈地导人摸索出的“近快战法”,某营营长罗铁锋感慨地说:前辈们面对强敌不悲不叹、战技结合、以变制变,创新出的战术战法,时隔56年后,依旧熠熠生辉,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要不断求索,如何用好手中武器,打赢未来战争。

地导部队全营一杆枪。对于这一点,身为雷达技师的某营四级军士长张帅儒有着更深的理解: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只有每个人都做好应做的事,部队才有战斗力。作为技师,我们要坚决发扬前辈们故障不过夜的维护作风,时刻保持兵器处于良好战备状态,坚决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言语为介,故事为媒。一句句动情的话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跨越63年时空,将几代地导人的精神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汇聚成一股股奔腾的精神洪流。正是在这股股洪流的推动下,该旅自成立以来在各项演训任务、比武考核中摘金夺银,屡创佳绩,先后取得国产地导装备某领域“零”突破、“金盾牌”等优异成绩。

“向着‘随时能战、优先使用、全面过硬’的目标,向着新的胜利,向着新的荣光,奋勇前进!”大会最后,该旅领导向全旅官兵发出建设地导一流劲旅的号召,会场气氛立时达到顶点,官兵们坚决表示,要赓续英雄血脉,争做英雄传人,勇担强军重任。

“伴着闪电、伴着雷鸣,我们是地空导弹兵……”纪念大会在激昂的《地空导弹兵之歌》中落下帷幕。随后,该旅组织了“强军有我”主题签名、“学旅史战史,当强军先锋”大讨论等多项活动,一场场活动化为一股股力量,在每名官兵心中奔涌。

“我入伍26年,前辈的故事听了26年,但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感受,那段战史就像是一种指引,让人充满力量。”活动结束后,一级军士长陈彦太说。

摄影作者:王洪宾 丛伟涵 祝嘉 马伟 赵振龙 赵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