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强军故事会,讲述了13个故事,结束时台下的掌声仍经久不息……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空军研究院举办的“铁心向党研为战”强军故事会上。故事会以空军军事科研光辉发展历程为主线,围绕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和该院组建五年来建设发展成就,精心设置《初心如炬》《使命在肩》《国之大者》3个篇章,组织院属单位综合运用文学创作、诗歌朗诵、情景表演等形式,创作讲述了13个感人肺腑、令人难忘的强军故事,生动展示了全院官兵铁心向党、精研为战的良好精神风貌。
“铁心向党研为战”强军故事会现场
历史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谱写。面对庞杂史料,空军党史军史研究室主任孙克立和他的战友跨越十多个省市、行程15万公里,收集考证资料,从千万字史料中提炼出50多万字展陈细目,为全面追溯人民空军70余载的恢弘航迹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容青史化飞烟》的故事正来源于此。
情景讲述《不容青史化飞烟》
从歼-6、歼-7,到歼-20、运-20、轰-6K,一代代战鹰横空出世的背后,是一代代空军科研人的呕心沥血和不懈拼搏。《执笔亮剑守空天》讲述了不论是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亦或装备发展建设的领路人,他们一同用热血和智慧托举起新时代共和国亮剑长空、制胜强敌巍巍鹰阵的奋斗故事。
情景叙事诗《执笔亮剑守空天》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开飞机、不造飞机,在地面守护空天安全。千里追踪、精准打击,他们用智慧铸造利剑拒敌于国门之外。研究室里,他们优化算法、创新技术,填补领域空白;野外营盘,他们对接部队、简化口令流程,为装备走出实验室、列装部队铺垫道路。蓝天铁盾,拦截一切外来之敌就是他们的职责。《我为祖国守蓝天》讲述的就是这群“蓝天守护者”的故事。
情景表演《我为祖国守蓝天》
一根普通的草绳,是航博人传承的精神图腾。建馆初期,他们用草绳编织成牵引飞机的绳索,凝聚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草绳精神”。在一段段深情的讲述中,《我们的“草绳精神”》通过那一架架涂满红星的战机,一面面战火熏染的锦旗,展现了一代代航博人坚守的精神高地。。
情景讲述《我们的“草绳精神”》
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当好新时代的“螺丝钉”》讲述的是该院警通勤务连官兵的故事。他们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将自己比作一颗颗普通螺丝钉,铆在营区安全链条、铆在保障科研前线、铆在服务群众窗口,在平凡岗位书写青春力量。
情景讲述《当好新时代的“螺丝钉”》
在年近九旬的空军首位院士张福泽与党的二十大代表、“80后”科研后辈王恒的对话间,“胸怀祖国、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星火相传,凝结成红色科研基因,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科研传承融入血脉。
情景表演《跑出红色加速度》
没有叱咤风云、翱翔寰宇的耀眼,没有转战千里、一剑封喉的英姿,作为雷达科研工作者,为打造一双“千里眼”,他们与雷达兵同守一片天。《雷达旁的一朵小花》为我们讲述了雷达科研工作者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凌霜傲雪、博弈空天,用奉献燃烧壮美青春的感人事迹。
情景讲述《雷达旁的一朵小花》
数年前,某所工程设计人员面临抉择,毅然决然放弃地方十倍薪资,扎根军营、埋头苦干、舍身忘我、摇楫奋进,为战鹰绘路助航。《蓝图追梦》就是这群科研人将人生追求融入科技强军蓝图梦想的真实写照。
情景讲述《蓝图追梦》
据悉,本次强军故事会是该院“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开篇。下步该院发挥“技术+政治”特有优势,不断探索科研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路径,为建设一流研究院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摄影:李 洋、姚军强、胡延辉、王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