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5年发展纪实丨一切为了成功,一切保障成功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奉青玲 郑伟杰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07-22 08:45:52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让全体大漠航天人倍感荣耀,倍感振奋。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大漠升空(汪江波摄)

五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下一心,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期望重托,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乘势而为、迎难而上,全力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忠诚铸就钢铁之盾

作为中国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创了我国航天史上的20多个第一,已圆满完成十二艘神舟飞船、天宫目标飞行器、天宫实验室等重大发射任务。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心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五年来,他们始终铭记走过的光辉历程,始终铭记前辈建立的不朽功勋,不忘初心,赓续荣光,呵护精神家园,坚守精神高地。

飞天梦想薪火相传(汪江波摄)

“老一辈航天人创建靶场、建设靶场的创业史、奋斗史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中心党委书记姜汉民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说。

中心将63年发展历程同百年党史结合起来,在主干道上制作了400多个宣传橱窗和灯箱,让科技工作者和官兵在点滴氛围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此外,通过扩建中心历史展览馆,修缮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两弹”结合试验阵地,编写《东风故事集》《点号故事集》,开展东风烈士英雄谱建设,全民创演“两弹一星”精神组歌……老一辈创业者对党毫无二心、为事业终其一生的崇高情怀又回来了,科技人员“再次走进大漠”的精气神不断高涨。

2020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办“追寻大漠创业初心,坚定航天报国志向“主题教育活动(汪江波摄)

“当年我们国家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研制出‘两弹一星’震撼世界,与老一辈航天人的坚定信念密不可分。当今世界,抢占太空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只有弘扬先辈精神,牢记肩负使命,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发射测试站“学先辈精神,当先辈传人”讨论活动中,科技人员谷振丰的发言引起全场共鸣。

五年来,该中心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灌注政治灵魂,结合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习主席来到航天城的那一年”嘉宾访谈会,组织“重走创业路、共话新征程”学习交流,举行“中国梦·航天梦”主题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感悟领袖号召、打牢忠诚底色。

“牢记主席教导、不负主席重托……”5月初,载人航天发射场上塔架巍巍,1600余名参试代表高举右手,面向鲜红的党旗、国旗庄严宣誓,誓夺任务成功的铮铮誓言响彻参试人员心中。这场别开生面的誓师大会是庆祝第六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的“压轴戏”。

神舟十二号任务誓师大会(姚志浩摄)

时隔5年再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针对一线岗位人员变化大、组织指挥模式变化大、飞船火箭技术状态变化大的实际,中心党委坚持在看齐追随中统一思想、在动员教育中激发热情,进一步强化参试人员“一切为了成功、一切保障成功”的使命担当。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出征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这里拉开新的篇章。

创新搭建登天之梯

历史将铭记这些日子——

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在温室气体检测方面的技术空白;

2017年6月15日,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遨游寰宇,推动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2020年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低温中成功回收。

......

2018年1月1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汪江波摄)

随着一颗颗“中国星”从大漠腾飞,一个个“中国舱”从东风着陆,中国人进出太空的天地往返之路愈加通畅。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单彪摄)

5年来,他们发扬严慎细实的作风,强化发射场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职能,狠抓质量风险管控,稳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搜救回收能力,50余次航天发射回收任务实现了发发成功、次次圆满。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汪江波摄)

2020年12月份,内蒙古四子王旗狂风暴雪、呵气成冰,这是中心搜救队伍首次在夜间低温极寒环境下执行搜救任务。和载人飞船相比,嫦娥五号返回器的体积只有飞船返回舱的约1/7,可着陆面积却是载人飞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间,寻找如此小的目标可谓难上加难。

2020年12月执行嫦娥五号返回任务前,搜索分队进行夜间搜救训练(汪江波、董延荣摄)

“非常激动!我们三个月的调研、训练没有白费!”回忆起搜救当天见到“五姑娘”的场景,搜救队员聂世超仍然难掩兴奋。

人工外骨骼、无人机搜索……嫦娥五号返回器搜索回收期间,1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助力精准快速回收。这是该中心历年来加速科技创新、提升综合能力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以来,该中心先后与3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了14个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职能拓展和核心能力生成开展合作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20年11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各科研院所、高校召开联合实验室第一届创新合作年会(汪江波摄)

2020年11月20日,联合实验室创新合作年会交流现场(汪江波摄)

2021年4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办第二届民商航天发射与服务研讨会(汪江波摄)

“中心首颗微纳卫星成功发射,中心首次实现了自主装配、自主测试、自主发射,就是联合创新的结果。”先进微纳卫星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涂国勇说。

创新驱动是发展的原动力。该中心坚持以创新求突破,靠创新谋发展,构建起“三位一体”学术交流平台,东风创新初具规模。据了解,通过联合创新,50余项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试验任务,转化率达80%以上,极大提升了科技创新对航天发射的贡献率。

人才铺就发展之基

5年来,该中心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委工程来抓,坚持“以我为主、内联外请、各方引智”,聘请10名院士专家作为智力支持,打造17个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推开“项目—成果—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 建立院士专家与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结对帮带制度,完善学术交流、送学送训、挂职代职、跟产跟研制度,建立中心党委常委挂靠帮带创新联系点制度……在该模式的带动下,一系列人才培养办法和举措相继出台,不断发挥高端人才效能、提升人才复合能力、提高人才创新动力。

2018年,年轻的博士王婷婷加入到某创新团队,两年多时间,她参与研究的《航天发射遥外测时间零点对齐》等23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被国家专利局受理。

人才只有聚集才能发挥更大效应。为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20年,中心出台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3条措施》,并选派6人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

“给我们上课的都是专家院士,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让我们与专家们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系统工程高级研修班培训归来的高级工程师潘涛,在技术室组织的学习成果分享会上,和同事们进行了热烈交流。

为了鼓励人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创造中,中心紧前筹划,加大必要的科研支持,努力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良好的科研环境。

2017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宋克健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来到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追逐自己的航天梦想。

宋克健指导团队工作(王明艳摄)

“虽是一腔热血进了大漠,但我心里也不是没有顾虑。来了之后会怎么样?一身所学能否有用武之地?这些对都是未知数。”宋克健坦诚道,“但我很幸运,中心有一套完备的关心人才、精心育才举措,对年轻人更是高看一眼、厚待一分,称得上爱才心切、呵苗如子!”

来到中心发射测试站后,宋克健住进了崭新敞亮、设施完备的科技小区博士楼;承担了关键岗位任务,毕业仅3年就担任航天发射型号团队负责人,成为众人羡慕的0号指挥员;担任科研课题负责人,科研成果一个接一个……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安金霞博士在应用软件方面颇有建树,这些年,她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离开这里,但却怎么都割舍不下这片戈壁。

“中心领导很认可我们科研人员的工作,短短几年,我受到了习主席3次接见,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和荣耀啊!”组织的厚爱给了安金霞无尽的动力,这些年她废寝忘食地在岗位上,“加速度”完成了飞行试验评估中心总体规划设计和数据中心的论证、建设,为“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航天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心共有博士50多人、硕士500多人,这支素质全面、能力复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正在大漠崛起,支撑中心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程中不断迎接新挑战、创造新辉煌。

照片丨汪江波、龙 欣、董延荣、单 彪、姚志浩、王明艳、李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