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突发伤病怎样实施现场急救?这有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俊康 孙兴维 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1-09-13 17:30:22

突发伤病怎样实施现场急救

■王俊康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姜 晨绘

官兵在训练生活中,有时可能会遭遇心搏骤停、呼吸道异物梗阻、毒蛇咬伤等突发情况。紧急关头如何实施有效的自救互救?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主任黎檀实,请他给战友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

心搏骤停。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就可能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甚至死亡。如果有战友出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的情况,要立刻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现场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3个部分。救援者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后,应及时呼救,并立刻实施心肺复苏。将伤员放置在平地上,解开其上衣扣及腰带,清理呼吸道,然后持续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5-6cm。实施胸外按压的同时要交替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即每按压30次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连续做5组心肺复苏后(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1组),快速对伤员进行简单评估。如果伤员的颈动脉搏动恢复,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说明心肺复苏成功。

呼吸道异物梗阻。及时识别与快速自救互救是呼吸道异物梗阻抢救成功的关键。若伤员意识清楚,应立即弯腰咳嗽,其他战友可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异物。若伤员意识清楚但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其他战友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施救者站在伤员背后,双手环抱伤员腰部,使其上身前倾。然后一只手握拳顶住伤员上腹部中央(胸部下方、肚脐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用力冲击腹部,连续5-6次,直至异物排出。伤员也可将自己上腹部中央压在椅背、桌边、床栏杆等坚硬的地方,连续冲击腹部5-6次进行自救。若伤员无意识,应将其置于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施救者骑跨在伤员髋部两侧,面向伤员,一只手的掌根平放在伤员上腹部中央,另一只手叠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合力冲击腹部5-6次,直至异物排出。

蜂、蝎蜇伤。蜂、蝎子等昆虫蜇刺人体时,毒液会注入体内,使人出现起水泡、红肿、烧灼痛或剧痒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四肢抽搐、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过敏或中毒反应。若官兵在野外被蜂、蝎蜇伤,应立即检查伤口。如果有毒刺残留在皮肤内,应尽早拔出,并用手挤出毒液,或者用拔火罐吸出毒液。然后用大量肥皂水清洗伤处并进行冷敷。如果现场没有肥皂水,也可用清水代替。被马蜂蜇伤时,可用酸性液体清洗伤处,如食醋。若蜇伤后病情严重,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毒蛇咬伤。夏、秋季的凌晨和夜间,蛇类活动较为活跃。官兵在南方山区或沿海地区驻训时,要注意预防毒蛇咬伤。被毒蛇咬伤后,伤口处一般会出现水肿、出血、脓包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性出血及低血压等情况。若官兵不慎被毒蛇咬伤,要保持冷静,使伤肢下垂,不要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同时,用止血带、布条等将伤口近心端扎紧,然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以破坏、中和毒素,减缓蛇毒吸收,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情况允许时,尽量记住蛇的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线索。

拉伤与扭伤。官兵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因热身不到位、训练姿势不正确、动作过于剧烈等,造成肌肉拉伤或扭伤,多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拉伤与扭伤的现场急救主要遵循“R-I-C-E”原则。R(rest)休息:尽量避免可能引起伤处疼痛、肿胀等不适的活动,如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等。I(ice)冷敷:伤后及时用冰袋冷敷患处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1次。C(compression)压迫:使用加压绷带螺旋包扎患处,直至肿胀症状消失。如果包扎处疼痛加剧,或伴有肢体麻木、肿胀感等情况,应适度松解绷带。E(elevation)抬高:抬高受伤肢体,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擦伤。官兵在训练时与钝性物体急剧摩擦,易造成皮肤擦伤。如果是轻微擦伤,伤口比较干净,只需进行消毒处理,几天后可愈合;如果伤口较深,除消毒处理外,还要对伤口进行包扎。被污染的伤口无论深浅,均需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水冲洗干净。需要注意的是,擦伤后不要在伤口处贴普通创可贴。这样不仅不利于伤口愈合,还可能导致伤口发炎。

骨折。如果运动过度或受到猛烈撞击,容易发生骨折。骨折通常伴有剧烈疼痛,患肢运动受限,患区压痛明显且出现肿胀、皮肤变色等症状。如果官兵在训练过程中发生骨折,不要移动身体,应尽快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再用绷带缠住受伤肢体和夹板。如为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应先加压包扎止血,再进行固定,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此外,战友们训练时要掌握动作要领,尽量避免局部负担过重,防止骨折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