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兵支书”的故事:卸下戎装志不改 建设家乡立新功

来源:老兵永远跟党走 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1-09-07 15:32:27

李建明,男,中共党员,1968年7月出生,1984年参军,1988年底退伍回乡。2002年任太原市迎泽区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使董家庄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民们过上了祥和幸福、安居乐业的生活。

戎装穿在身 刻苦训练 报效祖国

“我从小就羡慕别人身上那身绿军装,年轻时就有一个参军梦,想着有一天能身穿军装保家卫国。”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他就立志献身国防、报效国家。在部队,他严守纪律、苦练本领。1988年底他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毅然决定回到家乡董家庄村,建设家乡,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退役不褪色 初心不改 心有担当

作为一位满腔热血走出去,又信心满满走回来的山里娃,李建明始终保持着军人风采,他始终秉持着带动父老乡亲早日脱贫致富、为实现家乡发展奉献绵薄之力的初心,这正是一个当代退役军人本色的最好诠释。

当时的董家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一面是老百姓的家门口,一面就是沟。百姓出行难,时常有骡子、拖拉机翻到沟里的情况。全村大部分耕地为山坡地,村民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由于“靠天吃饭”,产量低,收入少,村民生活较为困难。退伍回来的李建明,总想着真正地为村里人做点事儿,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贫困局面。

2002年当选董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他一干就是18年。“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军人。组织信任我、村民们需要我,我就要站出来、肩扛使命,带领村民早日踏上小康之路。”在部队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在村里任职,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上任以来,他始终把发展经济抓在手上。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李建明想到了这一点,他坚持只有先修好了路,才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董家庄、了解董家庄,被董家庄所吸引。本来想着修路是件好事,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可是要拓宽修路就得把老百姓自己的院子缩回去。一听说要缩院子,村民们齐聚到村委会,喊着不同意,他便一家一家地做工作。记得在和一户人家做工作时,人家连门也不让他进,他陪着笑脸死活挤进人家的门。人家很不高兴地说:“我这又不是占的村集体的土地,我这是自家的宅基地,你们凭啥要拆我的院墙占我的土地修路。”他只能一遍一遍地开导村民,给村民讲修路的好处和修好路后村里的发展。一次跑不行,他就天天去村民家做工作,最后终于得到村民的同意。路修好以后,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

路的问题解决了,吃水的问题依然存在。每天凌晨3点钟,董家庄的村民们都要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排队挑水,特别是家里只有孤寡老人的,吃水更是不方便。作为村支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萌发了为村里修井的念头。打井的时候村民每天都围在旁边看着,等到3个月后,水出来的那一刻,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有的村民还放鞭炮庆祝。看到村民高兴的笑脸,他也特别高兴满足。“修路、打井,一件件地去做,每天做出一点点,村民们离小康之路就会越来越近。”他尽心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打井,真正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饮水难的问题。还为村里修建了休闲健身广场和公共卫生间,使得村民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修缮了村委会办公楼,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村两委办公效率;全面完成“煤改电”、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村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高。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的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与日俱增,为了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他积极协调,成立了迎泽区第一家农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提供照顾,他常常笑着说:“我就是他们的儿子。”

奋斗不停步 积极转型 绿色发展

如果说回到农村建设家乡是一种个人选择的话,那么走绿色生态道路、发展乡村旅游则是一种人生情怀。“让村民守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乡愁,坐在家里发家致富,践行绿色发展之路。”

地处迎泽区东山地区的董家庄村,储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料资源,煤炭、山石的开采,给董家庄村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2002年李建明刚上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后,正赶上开始大规模关闭小煤矿之际,他也深深认识到开采小煤矿在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山体变得“满目疮痍”、植被水土惨遭毁坏、山上寸草难生。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董家庄村率先退出煤石采掘,关闭了煤矿、采石场、石料厂,成为无矿区。他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住了“拒绝一切有可能污染环境的企业进山”这道关,修复生态环境。此后在经过十几年的生态修复后,天变蓝,山变绿,水变清,鸟飞还,董家庄村的自然环境有了彻头彻尾的改善。

发展才是硬道理,矿业整治为乡村环境治理奠定了基础,但是乡村经济如何发展却又成为了一个难题。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寻找生路,村里的经济发展遇到了难题。面对困境,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团结一心,谋出路、求发展,决定充分利用地处省城近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好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开展植树造林,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启动村庄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仅仅靠村里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全面发展,必须走招商引资的路子。”为了村里的发展,那段时间他一心扑在招商引资上,到处向人介绍董家庄的生态发展理念、发展前景,吃了不少的闭门羹。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东林盛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郝总。他俩一见如故,郝总同样也有一个乡村梦,想投资,但也顾虑重重。那段时间,他几乎全天都守在郝总的办公室,向郝总介绍董家庄村的情况还有他的想法。终于一个月以后,得到了郝总肯定答复,决定打造“生态董家庄”,走一条以休闲生态旅游为主的发展道路。郝总说:“最后决定这件事,就是冲着李书记一心一意为村民的这股韧劲,想干事、有情怀。”

可以说军人坚韧不拔的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他的品质和作风,引来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都纷纷给他出谋划策,继续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去年董家庄村成立了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整合退役军人资源并发挥其访问慰劳、扶贫帮困、收集信息和信访接待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人出身的他说话铿锵有力、处理业务干脆果断,浑身透露着一身正气。如今,董家庄村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和谐画面,他扎根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大舞台中,在扎扎实实为村民服务中收获了人生的快乐,用躬身实践诠释了“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退役军人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