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白发老人在军博重温光荣与梦想:用“流”的视角看世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成 责任编辑:张硕
2021-10-12 07:13:45

王宗喜在军事博物馆参观。

7月的一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庆祝建党百年专题展览的参观人群中多了一位面容慈祥的白发老人。

在学生搀扶下,老人随着人群缓缓移动。鲜为人知的是,展柜里陈列的我军现代化后勤建设的一份重要文件《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以及2021年全国两会上“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与一个名叫“军事物流”的学科息息相关。这个学科,正是由这位老人所创立。

老人名叫王宗喜,是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一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师。他率先探索“军地物流一体化”建设,建立了全军首个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被誉为军事仓储、军事物流和应急物流三大学科的开创者。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为军队后勤建设发展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党员,王宗喜悄悄来到军事博物馆,重温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学生们有时难以把这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走路小心翼翼的老人,与专业教材上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以及多次在国际国内论坛和讲台上引起轰动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世间的‘流’现象无处不在:打开水龙头会看到水流,打开窗会有空气流,还有无形的信息流……”在王宗喜眼中,物流是一个关于时间、空间和质量变化的学科。他也喜欢透过物流,去观察时间的流动、空间的位移以及人世的沧桑。

用“流”的视角看世界

■杨 成

看时间:不停滞于短暂的现实

墙上,钟表滴答。平静的午后,王宗喜向笔者讲述了去年难忘的一幕——

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开始时,社会捐赠的医用物资大量涌入某仓库,而有的医院仍紧缺物资。此时,一家民营医药物流企业开始协助管理库房,仅用几天时间便分发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医药物资,2小时便完成物资的入库和出库流程。

“如果哪天战争爆发,我们的后勤物资保障能否更快捷高效?”王宗喜说,现代物流展现出来的能量,折射着军队未来后勤物资保障的大势所趋。

“不停滞于短暂的现实,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未来。”如今已经80岁的王宗喜始终认为,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固守一成不变的思维,便无法攀登科学的高峰。这份心得,也是他自己人生经历的体会。

青年时代,带着家乡走出去的唯一一名大学生的骄傲,王宗喜毕业后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了大山里。在那个部队仓库大多建在深山野林的年代,大山隔绝了山里和山外两个世界——山里是落后,山外是人们对于仓库部队的偏见。

站在山前,王宗喜没有心灰意冷,他的目光越过大山,决心改变这样的现实。他同战士们一起打山洞、抬石头,还教战士读书认字,凭着记忆编写培训教材,为今后成为一名教员埋下了人生伏笔。

1983年,王宗喜终于遇上大有作为的时代——全军仓库工作会议召开,仓库建设开始得到全军上下重视。次年,由他牵头组建了全军首个仓库教研室,开创了“军事仓储学科”。

在仓储领域研究取得巨大成功后,王宗喜并没有满足。20世纪80年代,现代物流的理念走进改革开放的中国,他的目光开始投向国外。198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王宗喜率先提出研究“军事物流”以及物流场等理论。

从创建军事仓储、军事物流学科,到2003年全国非典疫情下创建应急物流学科,王宗喜的目光始终盯着变革的潮头。

“以往我们军队后勤是‘按职能区分’,然而实战经验丰富的外军很早就‘按作战环节区分’,他们用现代物流的思想整合了整个‘供应链’,后勤保障效率极大提高。”

尽管已退休,王宗喜的目光仍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以往是‘增量时代’,物资越多越好;现在是‘存量时代’,物资大量过剩,如何用好才是关键。”他用笃定的语气告诉笔者,“军事物流一定是未来军队后勤物资保障的全新模式。”

王宗喜当年在伏案工作。作者提供

看空间:不能有高高在上的视角

上过王宗喜课的学生们都感到他的课充满生活气息。

“仿佛就是散步时聊天、拉家常一样,一堂课潜移默化地上完了。”学生们至今仍记得在讲解物资“活性”时,王宗喜启发学生思考:“假如我出门前要穿衣服,我是拿衣架上的衣服更快,还是拿柜子里的衣服更快呢?”

学生很快明白:使物资以最高的效率实现空间位移,就是物资的高“活性”。

谁需要什么?哪里有?中途运到哪里了?王宗喜的课常常给人以哲学课的感觉。在他的课上,“军事物流”不仅与哲学相关,与历史、政治甚至生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官渡之战,曹操率轻骑兵烧掉袁绍军队的粮仓最终以少胜多;人身体里也有血液和能量的“流”动……博士学员吴量描述听课时的感觉:“从来没有从如此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

“任何领域研究到极致其实就是哲学。”王宗喜坚信大道至简,越是高深的理论,越隐藏在简单的生活中。他不喜欢那些“高高在上的视角”,“特别是教书育人,不能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王宗喜说。

为了缩短这个距离感,即便当上了学院领导,王宗喜仍坚持跟普通教员住在一栋楼。听课时,他总是悄悄从后门进去,以便“记录下学员和教员真实的上课状态”。后来,他干脆卸掉了一切行政职务,一门心思做学问。

对于学生们来说,王宗喜也有严厉的一面。吴量记得那次找王宗喜看论文,原本以为一些小错误不会引起导师注意,没想到论文上被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连标点符号都改了。”吴量说。

王宗喜的话让吴量惭愧至今:“做学问不能飘得太高,一定要脚踏实地。”吴量突然想起,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常常会为了给学生看论文,在烈日当头的夏天,花上半个小时走到学生宿舍;逢年过节,他还常常把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学生叫到家中过节。

“教员有三种:一种是教技能,一种是教知识,还有一种是教做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你才能更好地成为第三种教员。”在王宗喜看来,一个人如果只是学术功底深厚,充其量只是个研究员。要当好教员,更要深深扎入“人”这个群体,观察和了解每一个人的人生状态。

研究学问之余,王宗喜喜欢画画、写诗。他曾为每名学生的名字写过一首诗,像小孩子一样画家里的猫。每到一座仓库调研,他都会留下一首诗,“一来是尽力营造点物流文化,二来也是希望官兵们能学会热爱生活、苦中作乐。”

军事物流大有作为,近日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将人员物资和武器装备投送至驻训场。孟 钊摄

看人间:不陷于无谓的争执

“对于搞理论研究的人来说,‘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往往比‘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更困难。因为前者可能要面对所有人的质疑。”一位同事回忆,面对质疑,王宗喜从来不会去争辩,任何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心平气和。

一次国际会议,物流概念刚进入中国不久,有人问王宗喜:“军队搞什么物流?”“仓库无非是看摊守物的活,有什么好值得研究的?”有时质疑声也会传到学生那里。有的学生会问:“物流是干啥的?送外卖包裹的吗?”

“世界上有两件难事:一是把钱从别人的口袋里拿出,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王宗喜一直都认为,去争吵,时间都浪费了,还不如埋头默默做事。

不争吵,不代表逃避。王宗喜告诉自己要坚持内心,该面对的仍要勇敢去面对。

2003年,王宗喜带着学生们建成了全军首个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然而,质疑声还是让这个实验室被迫暂停了一段时间。“那真是一段难过的时光,学生们不能到实验室上课,仿佛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一样。”王宗喜至今仍很感激组织的正确调查处理,最后结果是实验室“没有任何问题”。

真相大白后,王宗喜又带着学生们开始默默地埋头做事。

“无问西东,只争朝夕。”王宗喜始终相信,时光如流,大浪淘沙,真理总会闪闪发光。

在大部分学生的记忆里,王宗喜似乎从来没有发过火,说话轻声细语。学生们总能回想起他曾经说的话:“真理并不意味着谁的嗓门大。”

其实,王宗喜也有着急的时候。有一年,6名老仓库主任评职称。在当时“书和文章”才能代表学术成就的年代,作为高职评委的王宗喜在会上据理力争:“成果的形式一种是书和文章,另一种是实干。他们常年战斗在山沟里,为仓库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成果吗?”最终,评委们被说服,老主任们顺利入选。

“仰望他,你会不自觉地感到他站在很高的山上。”吴量说,王宗喜的目光很容易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他的视线如长河奔流,顺着他的目光,能看到一个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