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转信台唯一转信兵:哨所就是我们的家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贾保华 胡建峰责任编辑:刘航
2015-01-05 04:41

第47集团军某团四级军士长高磊带着妻子女儿,在大山深处一守就是6年多,他说——

“哨所就是我们的家”

■本报记者 贾保华 特约记者 胡建峰

隆冬时节的骊山,寒气逼人。

凌晨1时,第47集团军某团四级军士长高磊准时醒来,为了不打扰妻子和女儿,他将外衣拿出卧室,轻轻地穿上,走入隔壁的工作间。

“嘀嘀——嘀嘀——”高磊戴上耳麦、打开电台,和上级进行通信联络。“现在集团军部队正在进行冬训,通信保障不能出丝毫问题。”他告诉记者。

高磊是骊山深处某转信台唯一的转信兵。2008年,他主动申请到这里担负值守任务,一守就是6年多。

2010年,女儿高琳潼出生,“琳潼”是哨所所在地临潼的谐音。“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女儿在哨所长大,也是为了提醒自己职责所在。”高磊告诉记者,虽然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妻子女儿的支持却让他倍感幸福。

为了让高磊能够安心工作,也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他的生活,女儿出生不到半年,妻子高晓就出售了她经营的蛋糕店,经组织批准后来到哨所和高磊一起坚守岗位。面对亲戚朋友的不理解,高晓说:“他为祖国坚守岗位,我要为他撑起一个家。”

然而,当高晓在山上定居下来,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没有自来水,只能每天两次到3公里外的取水点挑水;没有超市,生活用品只能靠肩挑手提从山下运送;哨所位于山顶,经常遇到大风天气,还有雷击的风险……

高磊的工作是每隔4小时和上级及团队联络一次,每次联络用时2小时。同时,他还要不定时检修线路、排除故障。6年多来,高磊没完整地休过一个周末、一次假期。

2010年4月,正在玉树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部队与集团军应急指挥中心的通信中断。高磊迅速爬上十几米高的天线塔紧急维修设备,突然他脚底一滑,差点掉下来,手上被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鲜血直流。但他仍咬着牙把设备修好。那段时间,高磊排除通信故障6次,发送报文2.7万组,确保了通信畅通。

说到女儿高琳潼,高磊的眼睛湿润了。转信台时刻离不开人,所以女儿从出生到现在,高磊没有带她去过一次动物园、游乐场,没有下山给她买过一件礼物。

“哨所就是我们的家。在这大山里,琳潼没有小伙伴,只有一条小狗陪她玩。”高磊告诉记者,琳潼虽然性格内向,但是胆量很大,敢和爸爸一起翻山越岭巡检通信光缆。

对于高磊的工作,高晓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丈夫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她总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他分担。但高晓也有想不通的时候:去年冬天,小琳潼突然发高烧,必须下山就医。正在执行通信保障任务的高磊不能离开机房,高晓只能一个人打着手电,背着小琳潼下山看病。漆黑的山路上,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两个小时,滑倒好几次。那一次,她一肚子委屈,禁不住对高磊发了火。

高晓告诉记者,在没有任务的傍晚,他们一家三口会站在山顶,眺望骊山脚下华灯初上的景象。自己的付出换来千家万户的安宁——这样想着,他们心里平静了许多。

6年多来,高磊先后参与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灾害救援、实兵对抗演习等数十次重大任务的通信保障工作,收发报文120多万组无差错,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报务值机员。

(《解放军报》2015年1月5日0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