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兵:走近共和国最后的骑兵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作者:周圆责任编辑:姚远
2015-09-06 15:44

曾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拥有10多个建制师;到了80年代中期,摩托等新的“铁骑”陆续取代军马。在“百万大裁军”中,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驻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这个骑兵营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在冷兵器大面积退出战场一个世纪之后,这支队伍的保留有一种文物保护的性质。这样“悲壮”的说辞让草原上的骑兵充满了神秘色彩。 

教导员连宏伟展示军刀。

“我们也会守在这儿,守在骑兵营。”

骑兵营的明天在哪里?

虽然在战士们的心里,纵马挥刀的骑兵营并不亚于信息化部队,但是在这个坦克、装甲车都已经成为“夕阳兵器”的新军事革命时代,他们也清楚骑兵境遇的尴尬。“在信息化战场上,骑马肯定是不行。”骑兵营教导员连宏伟沉默良久,“这个话题确实比较伤感。”连宏伟驻守骑兵营18年,这里早已成为他第二个家。

作为全军“最后的骑兵营”的主官,连宏伟从未因骑兵“退居二线”而松懈对骑兵战士的训练。“毕竟马是我们的装备,我们要在马术精良的基础上向信息化方面延伸。”连宏伟介绍说,骑兵营也时常与军分区步兵营搞对抗演练。虽然因为装备差距骑兵营只能充当蓝军,但骑兵营从来都是正儿八经搞战术训练。“一方面演练能最大程度上锤炼骑兵马术,再有,上了‘战场’才能更好地让战士们体会骑兵精神。”

“骑兵精神就是蒙古马的精神,吃苦耐劳,爆发力强。”今年是上士钟洪川在骑兵营的第11个年头。他的战马名叫“小青”,因其毛色发青得名。如今,年事已高的“小青”已经完全变成了一匹白马,“小青”和他都已近退役的年限,“我还不想走,我希望和我的马一起退役。”

除了对骑兵营至深的感情外,让钟洪川不想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还没有找到满意的“接班人”:“其实骑兵营已经有很多骑术一流的战士了,但我还想再带一茬新人。”骑兵营里非常有“传帮带”的精神,“骑墙头”的训练方法乃至骑兵训练大纲,这些都是一代一代老骑兵发明、总结、编撰出来的。他们希望在走之前能为这个部队留下点什么,老班长钟洪川也不例外,他希望能授尽骑兵武艺,把蒙古马的骑兵精神传下去。

楚学龙说:“他们坚守在骑兵营十余年,为的就是传承骑兵精神。现在到我们这一代了,我们也会守在这儿,守在骑兵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