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不足两月,这名大校为何主动申请转业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毅 汪三汉 李亮责任编辑:张硕
2016-12-07 03:38

只为明天军旗更鲜艳

——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保卫处原处长王正主动转业支持改革纪事

■刘毅 汪三汉 本报特约记者 李亮

11月14日,北京。红叶如火,绽放精彩。

“历经军旅熔炉淬火多年,只要不忘初心、踏实肯干,到地方一定能有所作为,实现漂亮转身。”全军师职转业干部教育培训班交流环节,一位佩戴大校军衔的学员情真意切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他,就是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保卫处原处长王正。

翻开王正的军旅履历,一连串扎实而闪光的脚印令人感奋:上军校第二年入党,毕业时留校任教。因工作出色被选调至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后,当了9年的司法信访办公室主任,曾被表彰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模范”,两次荣立三等功,被原济南军区树为先进典型。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在副师职岗位上已干了3年半的王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今年初,北部战区陆军机关成立。王正被委以重任,担任政治工作部保卫处处长。在战友看来,他的事业正处在上升阶段,前途可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任职不足两个月,王正却主动提出转业申请。

刚定岗就让岗,刚上任就卸任。是能力素质不胜任,还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一时间,议论纷纭,有的质疑,有的叹惜。

远在湖北红安农村的父亲听说儿子要转业,以为他犯啥错误了,在电话里跟他着急。王正宽慰道:“爸,我是转业,不是失业。您放心,到地方我一样能干好。”老人家听了儿子的话,一直揪着的心放了下来。

王正提出转业,并非心血来潮,谋的也非一己之私利。

今年3月,干部转业复员工作展开后,一些矛盾摆在战区陆军党委面前:一方面,改革之初,人员分流带来一定程度超编;另一方面,机关干部没有完全落编定岗,不少人等靠观望不愿走,而上级要求的转业指标还没有落实完成。

“过去建功军营是奉献,现在脱下军装也是奉献。军队转型需要军人转身,组织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成为三十万分之一,我无怨无悔。”领导逐一征求师职干部转业意向时,王正真诚地回答。     

战区陆军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同意了王正的申请。“听党指挥不是口号,必须以实际行动来检验。”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领导告诉记者,王正用行动兑现了他在党旗下的承诺: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党的事业舍得一切。

以大局为重的选择最有分量,但选择背后却是钻心的疼痛。“都说军装是军人的皮肤,脱下军装又岂止是脱层皮?”王正的疼痛,妻子丰蕾最清楚:老王把军装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挂在衣柜最显眼处。那段时间,王正话少了,对着军装发呆的时间多了。

“只要一天不离开部队,工作就一天不松劲。”虽然已经确定转业,但王正干起工作依旧风风火火、精益求精。

战区陆军领导回忆,那段时间,王正汇报工作更多了,他想赶在离队前,交好“最后一棒”。

接任保卫处处长的王占奎说,那段时间,王正上班更早了,下班更晚了,加班次数更多了。那是他想多做点事情,多帮带部属。

王正就像拧紧的发条,不知停歇地运转着。在他的办公桌台历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的:组织开展国家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协调建立军地协作维稳机制,搞好基层安全预防调研……

今年4月,王正随同陆军机关工作组到某旅调研。在基层部队,他与官兵深入交流,一起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常常工作到深夜。许多官兵得知此时王正已被确定转业的情况后,由衷地赞道:他让我们更加懂得什么叫“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王处长就是这样的人,干啥都认真,有定力。”和王正共事4年多的正团职干事冯琳告诉记者,去年改革大幕拉开之际,不少同志面对撤并降改、进退去留心神不宁,王正却在部队转隶移交当天,还忙着解决信访案件。

采访中,记者看了王正给部队写的最后一份研究报告。“保卫工作如何适应‘小机关、大部队’新情况,实现从‘军区领导机关’向‘战区陆军党委办事机构’转变……”近1万字的调研报告,对新体制下战区陆军开展保卫工作的新职能、新规律进行了深入研判,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

即将告别军营,王正念兹在兹的还是部队那些事儿。“从军29载,参加过演习,执行过多样化军事任务。假如有一天战事发生,祖国需要,我必奔赴战场,与战友们并肩战斗!”这是王正与战友别离时的深情告白。

“改革如棋、我愿为卒,行动坚决、坚定前行”。在王正的感召带动下,今年北部战区陆军机关干部转业复员工作进展顺利,20名师团职干部主动向组织提出转业申请,机关超编率大幅下降,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日前,战区陆军所属部队百余名优秀转业干部陆续走上新岗位,开启人生新篇章。

(《解放军报》2016年12月07日 01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