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投助理员身兼"七大员",成为机关里的"特种兵"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1-06 03:24
南部战区陆军通过运输机投送兵力。刘道彬摄

写字板上的“兵力投送要图”,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筹划打仗劲头——

“忙什么?”“忙打仗!”鄢灿文的话,吓了妻子一跳

南宁,给人的印象是“南方”“宁静”。然而,到这座城市工作后,并没有让鄢灿文感受到南宁的安宁与静好。

在原军区联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他负责交通战备业务,拟制各类通知、报表、请示、函件等文电,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原联勤部其他同事的工作业务,也大体如此。机关干部的工作常态,就是“围着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转”。“形象地讲,就是‘文电处理站’。”鄢灿文说,那时候一日生活比较有规律,每天能按时回家吃饭,周末能正常休息。妻子对此很满意:“蛮不错的!”

不过,丈夫分流到南宁后,她每次打电话给丈夫,鄢灿文常常摁掉电话不接。

“忙什么?”“忙打仗!”鄢灿文对妻子说的话,吓了她一跳。

鄢灿文的回答并不是玩笑。在运投处办公室,一块写字板立在墙边,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线条。

“黑色,标注的是全国各地站点的名称;红色,绘记的是每日运投线路;蓝色,注记的是重要节点、注意事项。”记者被告之,这是鄢灿文在跨区基地化演习中草绘的“兵力投送要图”。

那些天,鄢灿文以这样简便形象的方式,每天追踪和记录任务部队的运投动态,每天报告情况、建言献策。处长张劲松也经常对着这块写字板,向鄢灿文明确任务、下达指示,运投处如同一个“运输投送中军帐”。

“中军帐”不仅设在机关,还开到了前沿。职能使命的变化,倒逼着鄢灿文所在的运投处靠前筹划、一线作业。某炮兵旅组织跨区基地化训练远程投送,他在现地组织输送,与部队一道逐条对接方案、落实细节。“每次任务都像打仗!”鄢灿文说。

“中军帐”不仅立在运投处,还立在后勤部每一个处室。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逼着这个新成立的后勤机关“以打仗的姿态谋打仗的事”,机关训练、应急经费保障、军事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张推进。

“中军帐”不仅立在后勤部,还立在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每个人心中。成立之初,战区陆军机关既缺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训练场地,又缺办公场所和机关干部住用房。战区陆军党委明确“先保战备、后保生活”,投入近千万元建起指挥训练中心,其“高大上”与“挤着办公、将就吃住”形成鲜明对比。

“中军帐”不仅立在战区陆军机关,还立在广大官兵的心中。战区陆军机关处在战和建的结合部,鄢灿文感到,无论是与战区机关或者陆军机关的业务往来,还是与友邻军兵种以及集团军部队的沟通互动,大家以前常挂在嘴边的关键词“搞后勤、管生活”等悄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打后勤、打保障”等新热词。从“管”到“打”,一字之变,折射出后勤改革之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