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布放“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目击记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7-19 15:00

7月18日,“张謇”号上的操作人员成功回收着陆器。浩瀚美丽的南海,连日来风平浪静。自从7月17日抵达这片深蓝色目标海域,“张謇”号上的科考队员们就夜以继日,连续开展各项深海设备测试和科学考察,其中包括布放“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社“张謇”号7月19日电 浩瀚美丽的南海,连日来风平浪静。自从17日抵达这片深蓝色目标海域,“张謇”号上的科考队员们就夜以继日,连续开展各项深海设备测试和科学考察,其中包括布放“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高达4米、近1吨重的着陆器放置在“张謇”号的尾甲板,十分醒目。这是一个六边体金属结构设备,看上去并不是很复杂。设备最上端安装了12个橘黄色浮球和水面定位通信系统,中间搭载了摄影机、摄像机、闪光灯、采水、温盐深传感器等设备,最下端是释放机构,还携带了两个宏生物诱捕器。

据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潘彬彬介绍,着陆器的两个最关键设备——水下控制系统和能源供给系统,藏在最中间的两个浮球里。这些玻璃材质的浮球,能抵抗11000米的深海压力,通过万米级密封技术研制成“电控舱”和“电池舱”。“电控舱”能实时与着陆器上各种设备保持联系,就像人体的“大脑”一样,控制着各类设备在海底自主进行科考作业。“电池舱”里的大容量锂电池是着陆器的“心脏”,可以提供着陆器在海底作业的能量,每次作业完上岸后还能充电。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携手打造万米级“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着陆器是流动实验室里最早投入应用的一个科考设备。此次在南海布放,主要目的是培训“张謇”号上操作团队掌握布放与回收技术,以便今后在8000多米深的新不列颠海沟投入科考应用。在演练的同时,采集南海海底的生物、海水样品。

17日,在北纬21.76、东经118.31、水深1400多米的南海海域,“张謇”号上科考队员开始布放着陆器。随着大吊车缓缓启动,通过挂钩,着陆器与底座分离,从船的右舷边送到海面,再脱钩。很快,海水就淹没了着陆器最顶端的一面小红旗,在海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张謇”号上设立了机械、电控、定位、安检4个岗位,着陆器的系固、布放、抛载、回收都有一套严格流程,每一步操作都需填写表格。

着陆器布放完毕后,“张謇”号就离开了这一海域,继续进行其他科考项目。18日一早,“张謇”号返回布放海域,回收着陆器。此时,着陆器在1400多米深的南海海底已经“潜伏”了10多个小时。

只见潘彬彬将两个黑色的小箱子拿到了后甲板,其中一个箱子打开后是一台电控系统,上面写着“全海深着陆器水面控制单元”;另一只箱子里面装的是声学释放器水面单元。一个小小的圆柱状“声学信标”,连着电缆线被放进海水里。通过水声通信,这个仪器向“潜伏”在海底的着陆器,发出了“抛载压铁”的释放命令。

近1个小时过去了,怎么还没有看到着陆器浮出水面?大家不禁着急起来。许多人纷纷拿起望远镜,在海面上不断搜寻。

作为万米级着陆器的总设计师,潘彬彬却胸有成竹。他已经在“全海深着陆器水面控制单元”里,读到了着陆器不断上浮的数据。“着陆器出水以后,水面定位通信系统就会唤醒,然后与天空中的卫星建立联系,通过卫星把自己所在精确位置发回母船。这一过程需要20分钟-30分钟。”潘彬彬说。

终于,大家通过望远镜,在灰蓝色的海面上看到潜水器的小红旗。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全海深着陆器水面控制单元”的邮箱和手持单元,也收到了着陆器发回来的自己所在坐标位置。

“张謇”号启动发动机,缓缓向着陆器所在的海域靠近,然后放下小艇。三位操作人员乘坐小艇,来到着陆器身边,用缆绳“牵引”着它回到了“张謇”号船舷边,再用大吊车吊回母船的底座上,整个回收过程1个多小时。

“根据计划,深渊科学流动实验室共研制3台万米级着陆器,目前投入应用的是一号着陆器。今年底,二号和三号着陆器也将陆续研制出来。我们期待“张謇”号能尽快形成一批职业化的操作队伍,为科学家探索深渊提供专业化的科考服务。”潘彬彬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