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井延坡工作室丨从这场奋战开始,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作者:井延坡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2-09-03 15:50:03

从这场奋战开始,中国人不再是“一盘散沙”

■井延坡

“要是每个会用油锯的人都不去,这个火怎么办?”

刚刚过去的2022年8月,重庆多地发生山林火灾,一位志愿者上山扑火时面对妻子的担忧与劝阻,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妻子就跟着丈夫一起上山,也当起了志愿者,帮忙搬运和分发扑火物资。

于是,这场山火仅仅肆虐了8天,就被英雄的重庆人民彻底扑灭,巴山重新恢复宁静与苍翠。

巴山丛林烈焰飞腾之际的这句话,与82年前林海雪原极寒彻骨之际的另一句话,跨越时空山海,精神内核却高度一致——

“老乡,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1940年2月23日,与日寇战至最后一人的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已经五天五夜未进一粒粮食,只能靠乌拉草、树皮充饥,而且在激战中跑掉了一只鞋子,脚上满是冻疮。尽管饥寒交迫、疲惫不堪,但他面对一些村民的好意劝解,还是用虚弱的声音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战斗宣言。

在杨靖宇壮烈殉国5年后,面对强敌不怕牺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

77年前的9月3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刊登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醒目位置上。

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中国人最最朴实、最最纯粹的心声!

然而,这种全民族的觉醒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曾出现这样的情景:帝国主义列强军队排着散兵队形,从广渠门下水口入城,顺土坡往上攀爬时,两侧有一群一群拖着辫子的中国民众,揣着手站在两旁,事不关己似地在看热闹……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而不抗争甚至不自知,对此孙中山先生曾痛心地指出:“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侵入北京城的八国联军部队与麻木观看的中国民众。资料图

全民族觉醒的进程是如何展开的?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中国的知识分子惊觉“蕞尔小邦”竟也能迫使“天朝上国”遭遇空前的割地赔款屈辱,梁启超因此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可是,“公车上书”维新变法也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也罢,未能唤醒“四千年大梦”,原因就在于“维新派”“革命党”都没有也不屑于去做唤醒最广大民众的工作,以为照搬外人的制度就可以“逆袭”成功。殊不知,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大众不被唤醒,他们就从来都觉得打仗拼命是统治阶层的事,胜负与我何干?打赢打输都要交税,该吃不上饭仍是吃不上饭,兵燹灾荒降临,惟有逆来顺受或是逃难苟活一途。

对此,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深刻指出了整个近代中华民族沉沦的根源。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在[五四运动之前]这几十年的斗争中都还没有共产党,这些斗争是由别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因为没有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彻底的革命纲领,没有一个正确的领导者毫不动摇地始终如一地领导他们进行斗争……他们那时还没有革命的社会科学、还没有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我们是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头脑的人,看清楚社会前途的人,我们比他们进步,我们要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诚哉斯言!

八路军破坏日军的交通运输线。资料图

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曾进入吕梁山里的抗日根据地。当她碰到一队农民时,她问这些农民是哪个村的,要到哪里去?农民们说,“去把受伤的八路军抬回来”,还说八路军在他们村里开过会,讲过抗日的道理,号召大家“把伤员运到陕北去”。会一结束,他们就带上了工具翻山去找八路军的伤员。

1939年,美国记者白修德来到山西,见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真正的样子。在这里,他见识到了三位年轻县长的工作:清晨,阳城县县长在村子里对地主讲什么是“政府”,让他们不准再拷问农民和擅自收税;晋城县县长在山沟里组织农民,尝试制作用来对付侵华日军汽车的手榴弹;高平县县长带领村民们建立了“妇女民族救亡会”“学生民族救亡会”和游击队,还亲自带着白修德去了共产党的游击区。白修德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里走了五天,他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广大的敌后战场上,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卓有成效地保护了人民”。

战争年代在基层社会结构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建立能够赢得最大多数民众支持的行之有效的政权,是极其艰难的政治活动,但中国共产党人本着一颗赤诚为国为民的初心,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实践。就像毛主席指出的那样:“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组织和深入动员人民大众,令曾经的“一盘散沙”聚沙成塔、众志成城,迸发出抵御外侮、建设新中国的雄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将历史的重担挑起,当之无愧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百团大战中我军破坏娘子关的铁路。资料图

反观国民党,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抗战初期在晋察冀,除了身为中共秘密党员的五台县县长宋邵文和盂县县长胡仁奎没有逃亡外,其余各县的国民党政府官员全部逃跑了。国民党大员胡适、周佛海等组成“低调俱乐部”,鼓吹对日妥协言和思想,说什么“中国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组织的要素,没有一种能和日本比拟,战必败”,诬蔑人民大众的抗战呼声“寄托于镜花水月的幻想之中”,是“唱高调”。国民党上上下下,看到的永远只是片面的、纸面上的实力对比,而看不到历史中存在的巨大变量——蕴藏在广大民众之中的改天换地的伟力,因而弥漫着投降气息,最终十四年抗战只留下“不抵抗”、寄希望“国际调停”“盟友支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投降变节当汉奸搞“曲线救国”的不堪乃至无耻表现。

从敌手这个视角,会看得更加清楚。日本侵略者最初狂妄叫嚣“3个月可灭亡中国”,根本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而到了抗战相持阶段后,相比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日军更为忌惮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因为在那里他们要面对的是觉醒觉悟了的、开始为保卫整个中华民族而英勇奋战的无数普通民众,以至于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惊呼:“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十四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表现出了英勇的抗战精神、空前的民族觉醒、顽强的斗争意志,令中华民族在经历百年屈辱后实现了命运走势的触底反弹。正如毛主席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抗战胜利77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持续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进入新时代,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织并带领群众打了一场同疫情抗争到底的人民战争;在脱贫攻坚战中,千千万万的党员和第一书记带领着群众真抓实干,书写下近1亿人规模脱贫的奇迹;在扑灭重庆山火的战斗中,夜幕下无数向火而行的志愿者们汇聚成阻挡火焰的“星光长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8月25日晚,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山火现场,各方救援力量在进行灭火救援。新华社 发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东西方兴衰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未来在东方,中华文明将会成为世界的引领”。回顾抗战胜利77年来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扫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阿Q式愚昧麻木颓废萎靡状态,团结奋发积极向上,在民族复兴的追梦路上继续迸发出磅礴伟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赵镭饷、王子赫、张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