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战斗力标准构成要素有哪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振飞责任编辑:马冉2014-04-29 04:02

部队编制结构比例。部队编制结构比例既包括人员与装备的结合形式,也包括各军种比例、各兵种比例,以及作战和保障人员之间的比例。一是编制结构比例能否适应未来作战。合理的力量结构比例应能够反映未来作战趋势,如随着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维修保障人员的比例可能会增大等。二是新型作战力量是否具有一定规模。随着作战方式的变化,网络战、电子战、心理战等规模可能会增大,新型作战力量的涌现程度关系到部队新质战斗力的质量。

实战化训练水平。衡量部队是否有战斗力主要看其实战化训练水平的高低。其一,训练标准是否高于作战。美军提出“要像训练那样打仗”,训练标准普遍高于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普遍反映,作战强度没有训练强度大。未来作战,部队的实战化训练必须高于作战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战训一致”。其二,训练对抗程度是否较强。大幅提高部队战斗力不仅需要扎实的军事基础训练,更需要经常进行“红蓝”双方对抗训练。对抗训练中的“蓝军”越强,越能磨炼部队战斗力。其三,训练环境逼真度。部队采取近似实战的环境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提高战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