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解放军理工大学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卢遵侯 本报特约记者 马胜伟责任编辑:刘航2014-05-04 18:56

打造“国家级”科研劲旅

 ——来自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结构爆炸实验室的报告

2012年5月中旬,从解放军理工大学传来喜讯:以该校工程兵工程学院结构爆炸实验室为主申报的“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得批准,实现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从2010年8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到2011年11月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再到2012年3月步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短短两年间,该实验室成功实现了“三级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

盘活人才,不拘一格

10多年前,随着多名老教授的相继退休,该实验室教研队伍出现青黄不接。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某科研所计算机数值模拟专家、53岁的研究员周早生进入了学院领导的视野。

引进周早生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可对调进这样一位年龄偏大的专家,不少人有争议。

在实验室积极争取下,学院两次召开常委会,研究调进周早生并形成共识:只要实验室建设发展需要,年龄可以放宽,一切手续开“绿灯”。

来实验室工作不到一年,周早生就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几年间,他先后指导20多名博士生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如今,他的学生有不少人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这几年,实验室还先后引进了严东晋教授、宋春明博士等多名中青年骨干,并聘请多位院士、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鲜活力。

翻阅实验室人才“档案”,记者发现,除了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外,该室30%的技术骨干具有国外深造经历,从领军人物钱七虎院士,到学术带头人方秦、金丰年、王明洋教授等,都有到国外求学深造的经历。同时实验室还自主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年轻教员和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5年时间里累计资助50余人次。

人才是事业兴旺之本。至今,实验室已先后涌现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近5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13人、博士研究生128人、出站博士后16人,成为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去年,实验室被评为“总参优秀科技创新群体”。

开放办室,互利共赢

2008年,实验室防护工程计算机模拟中心刚投入使用,便向全校发布信息,免费开放这一网上模拟实验平台。

在大学校园网,记者很快便找到了该室网站,点击“开放运行”,立即跳出了10多个向全校开放的实验选题,内容涉及40多项本科和研究生自主试验项目。

在这个全天候开放平台上,学员们可以自主拟定题目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地雷与爆破专业本科学员张琨将论文中的某科研问题基础数据提交给计算机数值模拟中心,很快就得到了计算结果。

高质量的实验平台,是高水平科研成果诞生的基础。近年来,该室先后建成了结构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抗爆实验室、爆破工程综合实验室和野外综合实验场,还自主研制出了国内最大的制式爆炸试坑、爆炸冲击震动模拟平台等功能先进的试验设备,形成了功能齐全的爆炸冲击防灾减灾科研平台。

如今,前来做实验的不仅有军队的同行,还有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

同济大学李国强教授带着他的课题组成员来到了实验室,一同带来的,还有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案制定、模拟实验、野外作业……该课题组忙得不可开交。作为“东道主”,实验室的几位专家不仅主动参与,还处处当表率,给李教授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开放办室”,吸引了众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课题研究,每年为地方培训300多名工程检测技术人员。从这里先后走出去的研究生,有15人获得“国家级”各领域的奖项。实验室已先后取得多个研究方向的国内领先,其中武器破坏效应及其防护技术研究方向的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为30多个国防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近百个国防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院领导告诉记者,实验室收获丰硕,得益于他们以开放的科研思路吸收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同时又锻炼了自己队伍,可谓一举多得,互利共赢。

瞄准前沿,精益求精

实验室虽远离战场,却时常硝烟弥漫,很多课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大大小小上百次的野外爆破试验中,大家不畏艰险,勇挑重担。

有一年,王德荣等3名年轻教员和两位老教授在野外做试验。为了拿到某项新型前沿课题研究精确的数据,他们靠手搬肩扛,硬是在一天时间里将300多吨重的沙袋来回搬运了两遍。

在这个实验室已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试验中不管再苦再累再险,拿不到精确的数据不放行,试验结果不明确不放行。正因为如此,近5年,这个仅有19人的实验室承担了80多项科研课题,诞生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先后取得“深部岩体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等领域的40多项高水平获奖成果,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1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由钱七虎院士牵头完成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验室先后联手军内外5家科研院所,合力攻克了16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近30项技术难题,形成了由多方面前沿理论、关键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行业规范等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使我国真正步入了世界深部岩体力学研究的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