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青春,怒放在大凉山上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新、朱晨耕 责任编辑:杨红
2022-07-04 11:52:26

青春,怒放在大凉山上

——记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布哈

刘新、朱晨耕

眼前这个黝黑、健壮的汉子,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打村村民心中“很有本事的人”。

他叫布哈,是武警四川总队凉山支队某大队政治教导员。2017年以来,他帮助梭梭拉打村里1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如今正朝着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目标阔步前进。

布哈出生在大凉山腹地,自幼家庭贫苦,多亏乡亲们的救济才能维持生活和学业。他常说,自己是大凉山的儿子。

2005年,布哈考上了大学。走出大山那一刻,他回望身后的父老乡亲,暗下决心:“等我有了能力,一定要回报他们。”

毕业后,布哈回到大凉山,成为武警四川总队的一名警官。入伍至今,布哈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称号。

2017年,武警四川总队决定对梭梭拉打村进行脱贫帮扶。梭梭拉打村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是当时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熟悉当地语言、了解当地习俗的布哈主动请缨,申请担任梭梭拉打村驻村扶贫干部。

布哈认为,脱贫首先得找准穷根。初到梭梭拉打村,他每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了解村子的基本情况,裤腿总是沾满泥巴,脚上的鞋子几乎没有干过。他挨家挨户走访,风雨无阻地访遍了全村522户1779人,哪家贫困户有几只鸡几头猪,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摸排清楚后,布哈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举措——

老支书阿尔比惹家庭困难,患白内障多年得不到治疗。布哈及时向总队汇报,将老人送到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梭梭拉打村的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广撒一箩筐,收获一背篼”的粗放状态,布哈积极调研。3个月后,村里第一个蔬菜大棚建成。

梭梭拉打村以前只有一个幼教点,40多个孩子挤在两间简陋的教室里。布哈呼吁将援建幼儿园作为头等大事,还写进给上级的脱贫帮扶建议中。2019年9月,武警爱民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教室、食堂、舞蹈室、游乐园等一应俱全……

常年四处奔波,布哈被晒得黝黑,脸上还多了许多皱纹。有人不理解,布哈为什么这么拼。

“脱贫摘帽的路就要靠这样一步一步蹚出来。家乡父老幸福的笑容,就是我奋斗的意义。”布哈说。

扶贫多年,布哈遇到过最大的“拦路虎”,是落后的思想观念。

一次,一名满身酒味的村民路遇布哈,指着他就吼:“你们来了这么多扶贫干部,我啥子都没得到,不欢迎你们!”布哈耐心地说:“脱贫攻坚不会落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但你自己也要努力奋斗,整天‘伸手等人送小康’是不行的。”

事后布哈了解到,这名村民的房子破旧不堪,觉得扶贫没有“扶”到他们家。布哈与其促膝长谈,还积极协调,帮助该村民整修房屋。后来,这名村民满腹的牢骚话也换成了满口的“卡莎莎(谢谢)”,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布哈还宣讲党的富民政策,协助制订村规民约,开展“五星文明户”评比。

在布哈和武警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梭梭拉打村旧貌换新颜——饮水用电、文化广场、观光河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果蔬大棚、经果林、中华蜂养殖项目等10余个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布哈仍留在村里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他带领村民打造特色品牌,对接川内龙头企业新建矿泉水厂,引进知名大型企业发展乌金猪产业,为梭梭拉打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消除返贫风险。

看着收入往上涨,乡亲们笑得合不拢嘴,布哈的干劲也越来越足。“能在这样的时代付出是一种幸运,为时代所需而奋斗是一种真正的人生价值。”布哈说。

(新华社成都6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