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强化责任担当
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从军队建设全局看,在推进强军兴军和改革转型征程中,需要我们切实跑好“接力棒”,担当起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历史责任;从岗位职责要求看,需要我们守土有责、担当负责,切实干好自己应干的事,尽好应尽的责。
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事业要有坚定的追求、有铁一般的担当,必须始终知恩知责、奋发进取。要不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真正把岗位责任扛在肩上,以干不好工作寝食难安的精神状态,主动想事、踏实干事、用心成事。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进退走留和利益得失,始终坚持事业第一、组织需要第一。
不断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进步观,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切实克服单纯生活标准,唯一安全标准,上级满意标准,坚持一切工作向战斗力聚焦用力。要坚持实事求是、简约务实的根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把每项工作往深里想、往实里做。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思想,坚决克服急功近利行为,多做管根本、蓄底气、打基础的工作,少干折腾部队、劳民伤财、出名挂号的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官兵检验的过硬政绩。
切实敢于直面矛盾问题。检验一级党委领导能否担当,主要看面对矛盾问题时的态度和作为。反思近几年部队出现的各类问题,一个主要教训就是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各级领导担当作为不够,有的遇到问题遮遮掩掩不报实情,有的对部属迁就袒护不想得罪人,有的工作粗疏不认真不较真等等。强化责任担当就要树立发现问题是成绩、解决问题是能力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用矛盾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待各类问题,切实在不断揭露矛盾、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推动部队建设发展。要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新官理旧账的思想,坚持把历史的问题当作现实的问题来解决,把为官兵谋利、对官兵负责作为最大政绩来看待,对各类难点棘手问题要敢于攻坚碰硬,对部队和官兵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在主动作为、履职尽责中提高各项工作落实质量。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思想作风和领导作风的集中体现。当前,转变工作作风应着重在三个方面用力。
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坚决克服官僚主义,解决好真知、亲知、深知的问题,这是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但有的党委领导和机关下不去、蹲不住,对部队情况若明若暗,有些问题长期发现不了、解决不好,甚至领导下去听不到真话实话,成了孤家寡人;有的基层干部身在兵中不知兵,身在营区不知情,不能真正与战士打成一片,官兵之间有距离有隔阂。如果干部不了解真实情况,履职尽责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各级党委机关要坚持重心下移,严格落实蹲队住班、蹲点调研等制度规定,切实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官兵、深入到班排,问需于兵、问计于兵,深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各级干部要切实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深入开展尊干爱兵、知兵交友等活动,真正尊重战士、真心关爱战士、真诚帮助战士,保障战士根本权益,切实让官兵找到归属感和获得感。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把工作中的水分挤干。从机关工作指导上看,要改进指导方式,转变文风会风,提倡讲短话、开短会、发短文,最大限度压减不必要的文电、会议和活动,给基层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从部队教育训练和日常管理上看,一些工作要从僵化模式和习惯做法中走出来,解决好教育照本宣科、训练不贴近实际、管理不符合条令要求等问题,尤其要纠治一些土政策、土规定,真正把各项工作抓出质量、抓出效果。
服务基层帮难解困。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要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只要是部队需要、基层官兵欢迎的,即使是有再大的难度也要全力办好。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切实解决好事关官兵切身利益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