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

来源:“我们的天空”微信公众号作者:陈国强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1-05 17:38

问题三:军营可不可以装WIFI?——军营与社会应该同频共振:信息技术共用,发展成果共享

军地组织“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由于招待所没有WIFI,大家感到很不方便,我们随即联通后,地方同志感到很正常,部队官兵却感到很新奇。这种认识上的反差,反映出部队在管理理念上还需更加开放、跟上步伐。

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军营历来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军队从来走在科技发展最前沿,最早运用先进技术和工具。对于“军营可不可以装WIFI”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立科学的保密观、落实严格的保密制度,在确保不发生失泄密问题的前提下,可在军营生活区域构建WIFI网络,积极为官兵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使军营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保持同步前进。

当然,就像开放智能手机一样,迈出这一步也并不容易。在如何面对类似智能手机、WIFI等新事物问题上,我们亟需的是科学态度和创新理念。唯创新进,唯创新强,唯创新胜。只有努力建设创新军营、文化军营,使之处处洋溢着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时代气息,才能把部队建设成为信息高地、文化高地、制胜高地,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进而提高战斗力、彰显威慑力。

班长在宿舍给新兵们讲理论,“学习军营”成了好帮手。

问题四:怎样理解“网上暴露军人身份”?——应确立科学的保密观:安全保密至关重要,开放交流必不可少

《防范网络失泄密“十条禁令”》和《军人网上交友“六条禁令”》规定,严禁以军人身份上互联网。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失泄密。不少单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新兵穿上军装很兴奋很自豪,于是在网上传了张照片与家人分享荣誉,并没有涉及所属单位、担负任务等任何保密内容,结果却因“暴露军人身份”被通报,当事人不理解,带兵人很委屈。

前不久参加俄罗斯国际军事竞赛的同志回来讲,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军营对民众开放度很高,每逢重大活动、庆典,都邀请当地民众参加,大街小巷都能见到民众手拿军旗、身着军服,有时军队还携带装备到民众中间互动,这种开放交流不仅没有造成更多失泄密问题,反而增加了军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强化了民众对军队的理解支持和情感认同。

自古以来,军人都是社会精英分子,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者和维护者。如果把开放透明与加强管理对立起来,就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前些年,有的单位为了把人管住,在一些敏感时段干脆实行“封闭式管理”,被官兵调侃为“逼疯式管理”。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思维,开放说明自信,透明体现自强。今天如果我们再以封闭僵化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当代年轻人,就会导致官兵入伍就落伍、退伍就褪色;就会逐渐失掉兵心,弱化军营的吸引力,最终影响到战斗力的源头活水。

问题五:发生失泄密问题怨人还是怨网?——人是内因,网是外因:物防技防是基础,人防心防是关键

有人把预防安全工作归结为人、车、枪、弹、密、网、色等重点环节,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人是核心和内因,对其他因素具有决定和支配力,不应相提并论。

防止失泄密,既要抓好物防技防,更要抓好人防心防。一方面,要着力编好思想工作这张“网”,积极构建“全员额全系统全过程全覆盖”的思想工作网,发动群众发现问题、找准规律化解矛盾、对症下药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用好文化和纪律两把“剑”。坚持用“文化之剑”塑造官兵、管理部队,提升思想觉悟,强化安全自觉。坚持用“纪律之剑”以儆效尤,赏罚严明,树立执纪如铁导向,浓厚从严治军氛围,努力实现保密工作由领导抓向制度管、分散管向合力抓、突击式向常态化、被动守向主动做、事后惩向事前防、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说到底,就是要多在强化人的法治自觉上下功夫,而不是采取简单封堵的办法,总跟网络、电脑、手机过不去。

问题六:人人都有麦克风,如何引领去发声?——必须依靠群众占领网络主阵地:集聚传播正能量,遏制消解负能量

信息时代三大定律之一的麦特卡尔夫定律表明,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N个连结创造出N×N的效益,100个人在线,就会产生10000的传播效益。也就是说,自媒体时代,谁的声音大人数多,谁的声音就传播得开。同样,对负面舆论不加以遏制,也会产生几何式、裂变式的扩散效应。

习主席深刻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面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形势,有人发出“‘上甘岭’已危,‘十五军’安在?”的忧虑,我们不仅要齐声高呼“我们在”,还要齐心协力一起上!为此,必须大力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从党和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战略规划和工作机制,有组织成体系实施联合作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负面舆论。特别要鼓励支持全党8900多万党员、全军200多万官兵、几千万的退役军人这些党的“铁粉”,到网络上主动发声、积极斗争,聚合力量、攥指成拳,打赢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这场人民战争。

实践证明,被动防守没有出路,主动出击才能制胜。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过去我们打上甘岭战役时是敌强我弱,能守住阵地已经不易,如今我们强大了,占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上甘岭”阵地,就不应该只是守,而是要攻。要通过打好主动仗进攻仗,掌握主动权主导权。

问题七:“网络心理战”来势迅猛,你准备好了吗?——必须以冲锋的姿态积极应对:软硬实力一起建、打好攻防主动仗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30多年无战事,当前正处于和平年代。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止戈为武,现在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是人民军队以自身强大的战斗力捍卫来的,这也说明国盛必先军强,只有军队强大了,和平才有保证。其次,当前也并非无战事,有一种战争正在无声无息、无时无刻进行着,那就是信息时代的“网络心理战”。在信息网络时代,战争不止在物理战场上,也不止是飞机导弹、炮火硝烟,而是渗透在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网络空间、心理空间、精神空间。战争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战争化趋势愈发明显,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历史规律表明:当一种核心技术被另一种取代之时,战争形态必将发生巨变。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世界处在一张“网”中,战争也由陆、海、空、天、电五维空间扩展到了“精神空间”,网络心理战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作战样式。网络心理战的战略目标是争夺人心,作战策略是“攻心为上”,通过全空间覆盖的精神攻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这方面,西方军事强国已经走在了我们前面,“阿拉伯之春”等颜色革命,就是他们在“网络心理战”和“文化中心战”上大获成功的例证。

面对攻击不分昼夜、平战界限消失的“网络心理战”,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着力抓好第六维空间——“精神空间”的攻防,提高舆论较量、心理对抗、法理争夺能力。网络是心理战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信息则是“网络心理战”的弹药和填充物。决胜“精神空间”,应尽快制定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战略,构建坚固的“网络心理战”阵地,培养优秀的“网络心理战”人才,打造先进的“网络心理战”武器,探索创新“网络心理战”战法。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对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和利用好网络平台,事关心战胜负,攸关战局成败,我们务必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确立心战制胜理念,思想上真正重视,工作上抓好落实。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今时代,要想赢得未来,必先赢得青年;要想赢得青年,必先赢得网络。我们必须紧跟信息网络时代发展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打破一切思想禁锢,积极投身网络强军实践,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拥抱这个时代!

写于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2015年12月16日)凌晨,发于2016年9月5日《全军政工网》《军营文化天地》,本文有删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