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山西省万荣县人武部官兵30余人来到黄河以东的荣河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情凭吊先烈。
荣河烈士陵园所在地荣河村,为原荣河县城所在地。此城历史悠久,历经沧桑。1937年8月至10月,朱德、任弼时、贺龙、邓小平、左权等率八路军东渡黄河,由此上岸挥师北上抗日,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书写了辉煌一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4月1日上午9时30分,祭奠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向烈士敬献花篮、默哀。接着,年近八旬的守陵人樊晋宝向官兵深情讲述了烈士为国捐躯的事迹,以及荣河人敬仰烈士的感恩情怀。

荣河烈士陵园。
1947年4月9日,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旅周希汉部发起攻克荣河的战斗。几经激战,至4月13日,荣河县城宣告解放。此役,我军有70多位指战员光荣牺牲,当地群众将烈士就地掩埋,解放后陆续有烈士家属、亲人迁走40多位烈士遗骸。
1952年,荣河县人民政府建立烈士陵园,将暂无人认领的32位烈士遗骸重新装敛迁入,并将坟墓位置图及烈士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等资料留存在县民政局。
1954年,荣河县与万泉县合并,32位烈士资料不慎丢失。2006年,因当地发展建设需要,32位烈士遗骸被迁移到离荣河城七八里远的郑村南坡陵园。
为弘扬英烈精神、方便群众祭奠,苏永法、樊晋宝等11位荣河县老干部老军人老党员,组成“三老”志愿者队伍,为重建陵园多方奔走。2016年2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新建陵园破土动工。“三老”志愿者们带领儿孙义务参加陵园建设,带头筹措善款。短短6个月,烈士陵园高标准建成竣工。当年9月30日,烈士公祭活动隆重举行,人们纷纷前来祭奠,缅怀先烈。
此后,志愿者多方奔走,为无名烈士寻找家人。他们的足迹覆盖山西曲沃、侯马、翼城、沁水、阳城、晋城、泽州、高平、陵川、长治等县市,到民政部门翻阅档案,走村入户访问调查,最终找到32位烈士的档案资料和部分烈士的后代。志愿者们的事迹感动三晋大地,被表彰为“2018感动山西国防动员新闻人物”。

官兵缅怀先烈。
在烈士陵园,人武部官兵见到了几位烈士的后代。78岁的荣河村民樊晁成的姑姑樊旦,是闻名三晋大地的巾帼英雄。1943年随部队与日军激战两昼夜,樊旦终因弹尽粮绝被俘。日寇对她施以酷刑,企图从她口中得到我方军事计划和共产党员名单。她宁死不屈,日寇残忍地将她活活刺死并割下头颅。这位昔日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神枪手牺牲时年仅22岁,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她“战斗女英雄”荣誉称号。
万荣县退休干部柴会民的父亲柴伟,1938年参加革命,早年动员带领同学参加抗日自卫队,加入太岳军区212旅56团,多次参加稷王山、万泉等地对日游击作战。1942年任56团团长,在安泽与日寇作战中英勇牺牲,时年25岁。
万荣县退休干部柴培森是一位有6年军龄的老兵,他的父亲柴芳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樊晁成向官兵讲述姑姑樊旦与日寇搏斗的悲壮故事。

官兵与烈士后代、荣河烈士陵园志愿者代表合影留念。
凭吊先烈英灵,聆听悲壮故事,大家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们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人武部部长邵水忠动情地说:“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英烈,珍爱和平,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把先烈们的精神和品格继承好发扬好,高标准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