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电视单元剧《理想照耀中国》:从“速写”走向“大写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弛 责任编辑:王韵
2021-07-05 10:53:10

电视单元剧《理想照耀中国》——

从“速写”走向“大写意”

■张 弛

《理想照耀中国》第五集《歌唱祖国》中,作曲家王莘在天安门广场获得歌曲《歌唱祖国》主旋律的创作灵感。

近期,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策划组织制作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理想照耀中国》正在热播。这部电视单元剧精心选取了40个人物和故事,注重“以小见大”,在历史的“角落”中搜取尘封的素材,并通过散点化的“速写”和一气呵成的“大写意”,在弘扬中国理想、传播中国能量的同时,也实验性地尝试了一种新的影视叙事方式。

从形式上看,本剧由40个情节互不相关的故事构成了一部“散点透视”类电视单元剧。40个故事仿若40幅生动的速写,在选材丰富的同时又具有典型性:其中既有坚贞不屈、守誓不渝的革命先烈,又有风餐露宿、筚路蓝缕的新中国建设者;既有中流击楫、敢于担当的创业先锋,还有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国防科研人员。此外,本剧还不止一次将镜头和视角对准了坚守岗位、甘守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们。从剧作内容看,整套剧不仅包含党史中的著名事件,也注重将党史中蕴含的伟大奋斗精神与时代精神进行巧妙精准的镜像对接,在党的百年历史沿革中,找到昔时与今日的契合点,兼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除故事选取的散点化之外,该剧每集25到30分钟的时长也是一次大胆尝试,这使得整部电视单元剧更加具有短小精悍的“速写”化特点。尽管每集的时长短于国内标准电视剧时长,但作品通过更加精耕细作的剧作内容,在每一集的故事结构之内仍然完成了剧情的起承转合。

以第五集《歌唱祖国》为例,该集正片时长仅为25分钟,却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情节点。第一个点出现在第9分钟,作曲家王莘到北京出差,在他不懈努力下终于说服固执的当铺老板,买到了一套称心的军乐器,完成了单位赋予的任务。第二个点出现在第15分钟,王莘赶车途中路过天安门广场,在与设计天安门城楼标语的建筑师和参加国庆庆典彩排的小学生的交谈中,获得了《歌唱祖国》主旋律的创作灵感。第三个点则在结尾处,王莘在归乡列车上开始填写歌词。镜头一转,他在恍恍惚惚中已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在妻子的启发下,他顺利地写出歌词。但没承想,与妻子的团聚竟是因为旅途疲劳而做的一个梦。他在这梦境中又一次获得了灵感与力量,最终完成了歌曲《歌唱祖国》的创作。在25分钟之内,不仅有三处情节转折,且“梦与真”“虚与实”经过精心巧妙的安排,相得益彰地结合在一起。此外,本集还匠心独运地将剧情划分为多个长镜头,让观众在短时间内通过一气呵成的镜头转换,经历了和作曲家相似的情绪起伏变化。

整部电视单元剧通过充分的情感渲染,做到了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表现丰富而饱满的情感力量,再通过精巧的情节转折设计,让观众的思维时刻紧跟剧情,获得一种沉浸式的审美感受。

从宏观上看,这些题材不同、人物各异的故事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叙事架构,在“建党百年”这条精神总脉络的贯穿牵引下,形成一套主题鲜明、背景宏阔的“大写意”作品。整部剧并未因为各个单元在内容上的差异而呈现散沙状,而是通过它们一个个地渐次展开,一步步激发了观众的联想:无论在中国共产党困难重重的初创时期还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在勇搏激流的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当今万象更新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都是跨越时空、永不过时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对信仰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薪火相传、赓续不断的;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愿景的追求是前赴后继、孜孜不懈的。这40个“速写故事”,实际都孕育和滋养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之中。它们表现出的其实是一组彼此紧密相连的集体群像,是一种血脉贯通、顽强不息的中国理想,是一种喷薄而出、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大写意”式的中国精神。

近年来,单元类短剧正在成为国内外影视剧制作的一股新流。《理想照耀中国》的制作播出顺应了这股新流。它不仅是为建党百年献礼的一部精致作品,更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正能量的新尝试,或可为将来的中国主旋律影视剧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