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习惯按法规办事也是大本事”

来源:八一评论 作者:樊博 责任编辑:柴潇
2022-03-24 16:19:27

谁都想有干事创业的大本事。什么样的本事才算大本事?近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给人很有启发。

一次,有一名党员在党小组会上建议黄克诚改改“按法规办、按规矩办”的口头禅。有法规了,要你这中纪委书记干啥?老这样说,别人会以为你没啥本事呢。黄克诚听了理由后诚恳地说,以前战场上能打得过敌人是大本事。我觉得现在,习惯按法规办事也是大本事。党的干部,都要有这样的本事。

“法者,治之端也。”“规者,事所依也。”法规是对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处理事物的基本依据,是落实工作的基本保障。领导能否严格按法规办事,不是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这绝非危言耸听。

历史上,秦国最终“强于诸侯”,是因为“廷吏皆厉行于法”;明朝后期“弱如豆散”,是因为“心有法之官稀矣”。这也是先贤反复提醒治理者须牢记“奉法者强”“大智治制”的重要原因。

我们党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按法规办事历来非常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要求:“我们的干部,都要做会按规矩处理事情的干部”。1985年,邓小平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建设现代化,需要多培养会用法律和制度处理事情的年轻干部。”2003年,多次来中国的一名国外社会学家在其著作中写道:“官员法治观念的提升,使这里有了稳定又顺畅的社会运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要求“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叮嘱各级领导干部要养成按法规办事的习惯,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列为党必须全面增强的“八种本领”之一。在前不久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主席更是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指导和开展工作”“严格依法加强部队管理”。可以说,愿不愿按法规办事、会不会按法规办事,是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法治修养、领导水平的集中体现。

本质上,“按法规办”就是要“按规律办”,“按规律办”就是高水平办。上世纪60年代,北平电车厂遭敌特纵火破坏,周恩来同志马上中止会议赶到现场,对公安干部讲:“前清时,县太爷听说哪儿着了火,都亲自到现场……今后,你们公安局的领导遇上大的案件、事件,必须亲自到现场。”这种要求一把手亲自抓、现场抓,既是工作的需要、工作的规矩,也是从实践中得出的一种规律性认识,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按法规办事的本事,主要看处理敏感事务的本事。在处理立功受奖、干部调整、士官选改、工程招标等事务时,能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法规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这才是大本事。按法规办事的本事大不大,还在于对法规的运用足不足。同样的法规,为什么有的领导既能用好,还不违规,在按法规办事中解决了问题、赢得了信任、提高了本事,而有的领导一方面对难题皱眉头,一方面又让法规躺在文件柜里睡大觉,区别就在于善不善于从法规这个“锦囊”里寻找妙计。“立物易,立心难。”把习惯按法规办事看作大本事,关键要把法规在心里立起来。

现实中,那些把法规当作可长可短“橡皮筋”、可软可硬“橡皮泥”的领导,那些觉得照着法规办显示不出自己水平的领导,之所以鲜有建树、丢了威信,甚至落马,根源就在于汲汲于虚名和私利。正如古人所说, “私行胜则少公功”。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军队领导干部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在依法治军、按法规办事方面必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新时代,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以自身按法规办事的自觉,积极推动贯彻依法治军战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