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成为第一个见证大桥50岁生日的守桥兵,很幸运!”赵帅说。今年8月,满服役期的他面临着走留的抉择。对象希望他退伍回家把婚事定下来,而大桥却成了他心里难以割舍的牵挂。赵帅觉得,留下他的是大桥,是这些年与他一起吃苦守桥的战友们。

当日,担负守桥任务的武警南京支队官兵,在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前经过。徐宜佳 摄
支队长姜金耀介绍,为大桥站哨非常辛苦,夏天公路路面能煎熟鸡蛋,冬天铁路路面穿着毛毡裤也抵不住寒气。每天8万多辆汽车、4000多艘船舶从桥上桥下穿梭,98分贝的高噪音、20倍于平常的尾气污染,时刻都考验着守桥兵的意志。每一班哨,守桥兵们要行走242级台阶,徒步登上13层楼高的哨位,一次上哨就得整整3个小时。
“忠诚守大桥、奉献为人民”这句话被守桥兵们传承了50年,也践行了50年。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守护部队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在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组建成立。50年来,守桥官兵始终把大桥视同生命,先后排除各类重大险情4百余起、查获各类危险品千余件、救助困难群众数千人,完成重大临时勤务300余次,确保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绝对安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部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二次,900多人次立功。

守桥官兵守卫大桥50年,使命不变,信念不变。徐宜佳 摄
清晨6点,天尚未破晓。武警南京支队船艇大队码头就传来阵阵马达声。担负大桥江面巡查任务的01号巡逻艇正在紧张有序地做着出航准备。
作为大桥最底层的守护者,官兵们的默默付出往往不为人所知。刘培峰艇长告诉记者:船艇大队巡逻警戒的水域是以大桥为中心,上下游各2000米内、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潮起潮落,江面上飘来的一根木头、一个油桶、一只竹篮,都逃脱不了官兵警惕的目光。每年官兵从江面上打捞起的各种漂浮物达数十吨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