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武警湖南总队机动支队特战分队机动至长沙北部某地域,利用山野水域开展为期一周的“魔鬼周”极限训练。
“对标战场要具备战场思维,更要有‘战场感觉’。训练前,我们反复考察场地,科学设定多个训练课目,充分利用周边水域和复杂山林对水上反恐和山地反恐课题进行专攻精练,就是要扎实提升队员反恐制胜能力。”该支队副支队长赵晖介绍道。
今年年初以来,这个支队坚持练兵备战和疫情防控两不误,立足营区训练场地和设施开展练兵,特战分队采用划片区、划专业的方式开展训练,队员单兵素质和各项专业基础得到深度夯实;随着疫情形势缓和,部队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练兵备战转向大规模群体性练兵。在今年第二季度“魔鬼周”极限训练结束后,一份成绩对比让大家陷入沉思:在营区训练考核成绩比较亮眼的队员被拉到野外后,成绩普遍有明显下滑。
复盘总结中,副支队长赵晖带领特战分队干部骨干召开“诸葛亮会”,很快找到问题症结:平时训练重白天轻晚上、重静态轻动态,在熟悉场地战斗让特战队员们极少带着“问题”思考,导致队员敌情观念不强、战术动作不规范、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较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支队在第三季度“魔鬼周”极限训练前,认真筹划、深入周边地域勘察,提前制订详细训练方案,把有过比武经历和专业集训的骨干纳入课目组和导调员队伍。同时,他们让队员在高强度运动后置身于山林水涧,在复杂条件下、在临机导调的动态条件下开展训练,模拟真实战场环境让队员们找到“感觉”。
野外环境让特战队员们受益匪浅,在刚刚结束的战斗综合演练课目中,80%的特战小队在1个小时内完成长途奔袭、战术操舟、水上射击、搜索捕歼等内容,成绩获评优秀,94%的特战队员在水上晃动条件下射击和俯仰角射击的命中率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