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任期内打仗、随时打仗思想
——强化练兵备战、提升打赢能力系列谈①
■李忠举
言武备者,打仗为要。
近段时间,很多部队紧贴作战任务和作战对手,深入野外训练场,加强实案化对抗性演练。复杂的战场环境、险难的实战对抗,锤炼了官兵的打赢能力,也砥砺了他们任期内打仗、随时打仗的思想。很多官兵反映,要坚持不懈开展练兵备战,确保党和人民一声令下随时出征、决胜疆场。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队存在为打仗,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是革命军人的神圣职责。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职能丝毫不能偏移,军人练兵备战的主责主业一刻也不能松懈。广大官兵只有树好战斗队思想,立好战斗力标准,当好战斗员角色,做好任期内打仗、随时打仗的准备,才能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我们常讲,“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如何生产安全?就是要保持战斗状态,秉持战斗节奏,弘扬战斗精神,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经验表明,战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总是猝然发生。如果战争来临时,我们还没做好准备,不仅与军人身份不符,还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极大危害。这就要求广大官兵无论是处在指挥链上,还是处在建设链、管理链、监督链上,都要把谋打赢作为最大职责,集中精力练兵备战,加快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当下,电视剧《冰雪尖刀连》正在热映。剧中的“钢七连”官兵,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的父母要照顾,有的妻儿要守护,有的恋人要陪伴……但一声“开拔”的命令,让他们精神振奋、全神贯注、一心向战。七连官兵在朝鲜战场上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士气、血性胆魄,源于他们早已做好了打仗的准备,甘愿为保家卫国牺牲一切。
军装一天在身,就一天也不能忘战;钢枪一刻在手,就一刻也不能懈怠。今天,绝大多数官兵思战、务战、练战,把备战打仗作为军人天职,牢固树立了任期内打仗、随时打仗的思想。然而,也有少数官兵滋生和平积弊,有的缺乏战斗队思想,总以为“战争离我还很远,打仗轮不上我”,总想当和平官、和平兵;有的滋生了“骄娇”二气,缺乏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弱;有的战斗力标准不高,练传统招法多,练新战术新技术少,打赢现代化战争的本领还不够强。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带来短板弱项,很可能在未来战争中“掉链子”。
军不务战,国之大患。要清醒地认识到,由大向强、将强未强之际往往是国家安全的高风险期,在当今实力政治、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的世界,说到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现在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有很多,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只有不惧怕战争,把军事实力搞上去,我们底气才足、腰杆才硬。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一仗。古人云:“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只有“信其有”并做好应对准备,才不至于陷入战略被动。二战时纳粹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教训值得警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广大官兵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做好战争准备,真正具备打赢能力,才能慑有效果、谈有砝码、打有胜算。
做好任期内打仗、随时打仗的准备,是要务,也是急务。“人不明于急务,而从事于多务、他务、奇务者,穷困灾厄及之。”战争准备最怕受到干扰,最怕“多务、他务、奇务”缠身,最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中心居中,摒弃一切虚务漂浮的东西,让一切影响练兵备战的事情让路,确保官兵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把练兵备战这根弦绷得紧些、再紧一些,确保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做好打仗准备,看精神状态,更看打仗本领。准备实打实,战场硬碰硬。军事斗争准备的成效,最终要拉到战场上来检验。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而打赢的根本在实力。我军坚持以武止戈,就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立足现有条件打仗,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广大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战斗力标准,下大力解决好“两个能力不够”“五个不会”等突出问题,强化战略素养、联合素养、军事素养、科技素养,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带兵打仗实际本领,切实能够在未来战场上决战决胜、赢得荣光。
(作者单位:32102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