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上更强,就要业务精湛。为军队服务、为军人服务,是解放军报、也是军队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必须坚持强军为本。军报第一批记者的任职命令,是彭德怀元帅签发的。当年,陶铸向身经百战的欧阳文中将下令,“到北京办报去”,于是欧阳文同志成为军报首任总编辑。薛真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曾荣获“战斗模范”称号,李杰同志是“独臂将军”,和谷岩同志是青年作家,还有患耳疾的邱岗同志是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著名记者,同范长江、孟秋江齐名遐迩……一声令下,一支新闻大军就这样从炎热的南国、大雪纷飞的东北、雅鲁藏布江边、扬子江畔、朝鲜前线,汇聚北京,展开了新中国新闻史一段崭新历程。军报办刊,初始即严。周恩来总理曾为军报修改新闻稿,他对一篇不到2000字的新闻稿的改动竟达30多处,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放过。宣传要抓住事关军队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军队建设改革的重大问题,广大官兵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擦亮时刻紧盯强军进程的新闻“眼”。习主席视察军报时强调,要发扬战地报道的优良传统。军队新闻人既要有文韬武略、博古通今的政治智慧,更要掌握信息技术、传播手段的更新换代,尤其是要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军事素养,做到在未来陆海空天电磁全维空间、全频谱作战中,知道仗怎么打、稿子怎么写、融媒体怎么传播。

影响力上更强,就要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不日新者必日退,必须坚持创新为要。一部军媒发展史,写满创新。1962年8月24日,《解放军报》第一版刊登消息《雷锋同志不幸因公牺牲,某部和抚顺各界公祭“毛主席的好战士”》,一名普通战士因公牺牲的消息刊登在一版,开创了《解放军报》英雄报道的先河;1964年1月21日至3月21日,《解放军报》集中宣传郭兴福教学法,在两个月内先后安排16个一版头条。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闻人更要日日精进。习主席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视察军报期间,他在军报微博微信发布平台敲击键盘,发出一条微博:“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祝贺新年。希望大家践行强军目标,有效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条微博,为新闻创新作出了示范。军队新闻人要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以转型重塑为契机,以深度融合为牵引,不断推动军事新闻传播创新发展。

军队新闻人怎么落实“努力使解放军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2016年11月7日,习主席在会见中国记协理事会代表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四向四做”四点希望,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今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向四做”和“四力”,既是对宣传思想干部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更是对军队新闻人的勉励鞭策。
首先是练脚力。脚底板下出新闻,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军事记者总是义无反顾地出现在天崩地裂、水深火热、硝烟弥漫、急难险重的生死一线。1993年5月4日,《解放军报》记者部记者杨学泉在内蒙古边防采访时遭遇车祸牺牲;1980年9月29日,《解放军画报》记者杨明辉在西藏边防8个月的采访结束,却不幸于四川省茂县翻车牺牲;2007年11月14日,《解放军报》总编室二版组组长郭天一在距离喀什187公里的慕士塔格峰脚下,因所乘车辆爆胎翻下路基牺牲。尽管他们以身殉职,但他们用生命完成了采访。过去的硝烟中有战地记者战斗的身影,今天的演训场有军事记者拼搏的足迹,未来的陆海空天也必将留下军队新闻人的铿锵足印。
其次是练眼力。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头看风景,而是看火热实践、斗争风云、国家大局、世界大势。练眼力的目的是要知你我、辨是非、分真假、断美丑。当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时霸气回复,“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他在谈到香港驻军时硬气地说:“我们不能做李鸿章”“我国政府有权在香港驻军”。从香港回归和驻军的新闻报道中,我们能读到邓小平对国际风云、国家大事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也能读到记者对新闻蕴含价值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这是新闻人需要锐意磨砺、注意捕捉的,要提升思维层次,掌握思想方法,注意把握规律,努力从纷繁的事实中发现价值,在敏感的内容中把握好时度效。
再次是练脑力。延安时期,毛主席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想”,是主观意志下能动的思考,是有目的的思考,是为了完成使命和任务的思考。在国家战略中常把媒体宣传当作匕首投枪来用,军队新闻人要想打赢军事新闻舆论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时代特征,对世界局势和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对作战对象和作战区域的信息积累、对网上舆情的把握和引导等,都需要不断深入学习。
最后是练笔力。笔力是文字表达、作品创造的能力。习主席讲话善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达到同频共振、凝聚共识,他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用极其凝炼、高度概括的话语提纲挈领、大开大合,用问题开刀、拿现象作靶开诚布公、振聋发聩。军队新闻人讲好军营故事,要坚持“三贴近”、落实“走转改”,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推动军事新闻舆论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已经过去整整3年了。军队大事在发生,军事记者在现场,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我们要时刻牢记习主席嘱托,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新时代军队新闻人。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