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星火燎原|在聂司令员的关怀下,他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王进轩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8-20 23:50:10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王进轩,文中身份为中央红军卫生部卫生学校组织股股长。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一百七十八

聂司令员关怀我们办学

■王进轩

中央军委卫生部的卫生学校,在一九三九年五六月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延安;另一部分同抗大一起,由罗瑞卿同志率领,开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校。我们走的这部分,本来是要到太行去的。但是由于同蒲路南段敌情紧张,封锁严密,我们便绕道同蒲北段,进入了晋察冀边区。聂荣臻司令员向中央军委建议卫生学校留在晋察冀军区,军委很快回电同意了。当我们卫生学校到达河北阜平的陈南庄时,聂司令员立刻接见了卫校政委俞忠良同志,当时我是学校的组织股股长,也参加了接见。

接见中,聂司令员详细地询问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俞忠良同志汇报,我在一旁作补充。随后,聂司令员向我们介绍了军区的情况,讲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并对办好卫校作了指示。他说: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卫校和在延安不太一样,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吃苦精神,要经常跟着部队东奔西跑;二是一切要从战争的实际出发,一切工作方式方法都要符合战争的要求,在艰苦环境中快速培养医疗技术人员。

学习生活还没有进行两个月,敌人的“扫荡”就开始了。反“扫荡”对于我们来说是生疏的,聂司令员考虑到我们这个情况,让我们随军区机关一起行动。经过十几天的转战,军区部队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卫校由于有部队的保护,没受到一点损失。

反“扫荡”结束后,卫校来到了河北唐县牛眼沟村,与驻在此地的军区卫生学校合并。两个学校合并以后,不但人多了,教员也充足了,组织机构也比较健全了。当时,由于根据地不断扩大,军队逐渐增多,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伤病员很多。因此,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不但高,而且工作量也大。聂荣臻同志指示我们,要服从战争,作出规划,加快培养,为提高军民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根据这个指示,我们筹办了三个军医班、一个调剂班和一个护士班,共三百多人。规定军医班学习时间为一年半,调剂班为一年,护士班八个月。学习内容很多,而时间却比较紧。因此,学校要求教学要有重点。军医班和护士班用主要精力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课,二是临床课,使学员毕业后能独立地进行工作,起码能完成一般疾病和战伤的救治任务。

聂司令员很重视教员的作用。他曾多次和我们讲: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员,有了好的教员,才可能出好的学生。怎么样的教员才算好的教员呢?他认为:一是要有政治觉悟,他们应该热心抗战;二是要有教学能力,他们应当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平,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三是能适应战争的要求,因时因地搞好教学。对于教材问题,他也不止一次地指出,教员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敌后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要求,编写出不同于平时训练班的教材,而是适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独立进行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课本来,要使学生在学习时易于接受,便于实践。

根据聂司令员的要求,学校经常组织教员学习政治时事,提高他们的觉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组织有实践经验的教员编写教材。

为了使学校适应敌后战争的环境,卫生学校安排了一定时间的军事训练课,做到了在敌人进攻时能走,又有一定的自卫能力。因为学校经常转移,教学设施就尽可能做到小型、简便、易带。每到一个地方,找一间空房子,打扫干净,用石灰和锅烟灰抹一块黑板就可以作教室。吃住基本是在老百姓家里。如果形势紧张,我们就一边打游击,一边学习。野外就是课堂。当时,虽然环境艰苦,战斗频繁,但我们一直坚持上课,每个班都按时结业了。

教员们为感谢组织上的关怀,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教学上,为抗日战争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务工作人员。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