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履回望》后记:耙耕,从田间到军营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张明刚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10-29 00:14:10

《军履回望》后记:耙耕,从田间到军营

呈现在您眼前的这本叫作《军履回望》的书,是我的作品自选集。

戎马倥偬,光阴似箭。我自18岁参军入伍,到今年已走过40年军旅人生,孩童时总盼望快点长大的我,如今已近耳顺之年了。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出生在鄂北随州市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有所小学校,在这个小山村里我度过了童年,在这所小学校里我读了小学和初中。就在初中将要毕业时,农村分田到户了。作为6岁丧父、又是长子的我,彼时年方15有余,纵然心里有千般不舍,却不得不中断心爱的学业,回家种那分得的12.5亩地了。

穷乡僻壤,晴耕雨读。我一边种地,一边读我所能找到的书。那个年代,生活物资匮乏,精神食粮短缺,我经常为无书可读发愁。时值初夏,正是收割了小麦,准备种水稻的时节。最先干的农活,是耙田,即把水田里的土块耙平整、松软,以便插秧。我的这个农之初,刻骨铭心,影响深远。

那天,我起了个早,太阳刚一露头就扛着耙、赶着牛来到了田间。没有师傅,也没实习,上来就干。学着别人的样子,我在耙前用牛套子和牛兜嘴套好两头耕牛,赤脚站在耙上,一手拉着系在耕牛头部的缰绳,一手拿着牛鞭并握住提耙用的另一根绳子,开始耙水田。

或许耕牛欺我年少、不听话,或因我是新手、驾不住,开局不顺。任我大声地叫喊着驾驭耕牛的口诀——“哒哒”“咧咧”,不断地挥扬着手中的牛鞭,那两头耕牛却无动于衷,拒不配合,要么耍赖站着不走,要么故意猛走两步,如此反复,步调一致。我实在没招也没耐心了,就用牛鞭抽打耕牛,没想到耕牛突然使劲往前一蹿,将我摔倒在耙下,尖利的耙齿刺破了我的腿肚子,浑浊的水面上顿时漂出了殷红的鲜血。

我咬紧牙关,忍着疼痛,止住眼泪,一骨碌从水田里爬起来,不顾满身泥水,也不包扎伤口,若无其事地继续耙耕……再摔倒了,再爬起来……就这样,一天下来,耕牛被我驯服了,耙地的技术被我掌握了。

到了晚上,尽管我累得精疲力竭,但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首战告捷,我豪情满怀,信心十足,坚定地认为今天收获很大,将终生受益!村里一位老庄稼把式曾对我说耙地是最难、最危险的农活,而这个“难题”今天已被我“拿下”,今后还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我深感痛并快乐着,回味今天,憧憬未来,放飞思绪,浮想联翩,以至于最后,我向自己宣布:从此,我长大了!从此,我心无苦,我脑无难,我肩有责,我手有策了!

很快,各样农活我都学会了。人勤地不亏。我种的地第一年就有了好收成,终结了吃不饱饭的历史。我书也读得不错,尤其是基础较好的文科大有长进,常有写作的冲动、激情和幻想。劳作之余,我舞文弄墨,大白天里正儿八经地做起了作家梦。

“明刚,你去当兵吧!”两年多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煤油灯的微弱光亮下写作,母亲悄然走过来,坐在我的对面,认真地对我说。见我发愣,母亲接着解释说,她这段时间里总是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关于我的事儿:“明刚以后怎么办呢?”可是她想过去、想过来,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只能送你参军了”。

“那家里怎么办呢?”我怔怔地望着母亲。她平静地说:“家里还有我和你二弟他们呀!你父亲走得早,我这个当妈的不中用,已经耽误了你的学业,你再不出去当兵,一辈子窝在家里,能有啥出息?再说,你现在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是男子汉就要走出去,为国家出力!”母亲的话让我热泪盈眶,我点点头,然后站起身来,深深地给她老人家鞠了一躬……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母亲的坚持下,我在两难的抉择中,背着一挎包书,第一次走出故乡,南下武汉、北上京城,然后继续一路北上,经过三四天的行程,最终来到绥芬河畔,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深知自己心中的向往和肩上的重担。凭着一颗上进的心和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头,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严格训练,用心做好每件需要我做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的军旅生涯已有40年。

40年里,东南西北、风霜雨雪,金戈铁马、边关冷月。我学习过、生活过、工作过、战斗过,经受过爱与恨、苦与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有过耕耘、有过收获,有过悲伤、有过欢乐,有过失败、有过成功……但我一刻也不曾忘记,我是个军人是个战士,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必须保持着战斗姿态,一如从前、一往无前。

40年里,我的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战场在转移,岗位在变动,职务在提升……一切都在变化中,不变的是,我一直没有忘记初心使命,一直没有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这支笔。“从戎酷爱一支笔,乐在边陲写春秋”,这是我在团里当士兵时,上级在总结我个人事迹材料时用的题目。一位深知我的师长,也常对我说:“明刚,你是扛着一支笔杆闯天下!”

萌发出本文集的想法是一年前的事,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忍痛割爱,只选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在此前提下,注重突出思想、精神、品质、价值、时代、人物、故事7个关键词。坚持做到:一般性稿件不选,过时性稿件不选,以图片为主的稿件不选,动态性稿件精选,重复性稿件只选一篇。

基于上述考虑,最终确定,选集收入本人作品183篇(首),长的万余言,短的仅有20字,总计50余万字。全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分别与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相对应,三卷合一、不再分册。

在本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恩我们的党、国家、军队和人民。我从学生到农民,从农民到士兵,从士兵到将军,从立功受奖、破格提干到获得诸多荣誉,从入伍时的初中文化到后来取得的高等教育学历,乃至成为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硕士生导师……所有这一切,都是党组织关怀、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是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学习、锻炼和提高的结果,是祖国和人民养育的结果。

立足当下,回望过去,是为了开创未来,走好今后的路。

40年后的今天,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我将一如既往,带着自己的这支笔,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最后,我想说,回顾我58年来的人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耙耕。是的,耙耕,少时在课堂,后来在田间,如今在军营。

耙耕,我将继续进行。

张明刚

壬寅年九月于乌鲁木齐

 

《军履回望》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张明刚撰写的各类文字作品183篇。这些文章,是从其参军40年(1982年10月—2022 年10月)来,公开发表的千余篇文章中,精心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全书由“理论之光”“军营之声”“心灵之窗”三卷组成,分别与理论文章、新闻作品、文学作品相对应。各卷分门别类,设置相应板块,共计31个。

第一卷理论之光,设置理论阐释、时政评论、工作研究、调研报告、讲义精选、十论写作等6个板块,收录理论文章26篇。

第二卷军营之声,设置宏观视野、晚霞满天、深度报道、连续报道、问号拉直、英雄赞歌、典型宣传、先锋模范、名人访谈、人物新闻、青春芳华、新闻故事、鱼水情深、战友情真、军人婚恋、浪漫军营、东北记忆等17 个板块,收录新闻作品115篇。

第三卷心灵之窗,设置故乡情思、军营咏叹、抗日烽火、荧屏回声、现场直击、凡人善举、兵歌嘹亮、书声朗朗等8个板块,收录文学作品42篇。

此外,附录收录了有关新闻报道6篇。

书中收录的文章有30多篇获奖或被选为教学范文,部分文章被网络平台转载百余次、浏览量超千万。

 

名家书评

读《军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刚同志以真诚、笃实之心书写着从乡村少年到边防战士,到共和国将军的生动、奋进之路。他的超常勤奋,他对事业始终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气,以及对故土、亲人、战友淳朴、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猎广泛的题材、篇章里,读者从中看见了一位时代追梦者有血有肉、有胆识、有担当的英姿和风貌。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

明刚是写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他不是专职记者,却在各个时期不间断地采写了大量上乘新闻作品;不是专业作家,却创作了许多具有真情实感读来动人心弦的优秀文学作品;不是专门的理论工作者,但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却佳作频出。该书,集明刚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解放军报》原总编辑 孙继炼

《军履回望》内容涵盖军营生活、学习、工作、战斗的方方面面,体裁包括理论、新闻、文学,涉猎非常广泛。书稿既不乏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也不乏理性思考的真知灼见,洋洋洒洒,丰富多彩,充满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在我看来,可以作为军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辅导教材。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 徐贵祥

明刚的人与文都有那么一股子精气神,下接地气、有气场,上触高度、有格局,充满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正能量,朝气蓬勃、正气充盈,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给人以智慧、力量和美感。

——三联书店原总经理 樊希安

 

序一:

明刚其人其文

张明刚是我相识十多年,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老朋友。由于同是出身行伍,又都喜欢舞笔弄文,有共同的爱好,在一起切磋较多,故对其人其文其事,还是颇有一番了解的。

因此,他让我为他的自选文集《军履回望》作序,我也就欣然答应下来。看着他从千余篇公开发表的作品里,精心筛选出来的百余篇文稿,就像看到他军旅生涯的一行行清晰脚印。

明刚近1.80 米的个头,腰板挺直,不胖不瘦,大背头,高鼻梁,剑眉浓密,双眼有神,衣着得体,佩戴眼镜。不但看上去威武英俊帅气,而且还是个有内涵有故事的人。许多事儿,乍看起来似乎不大可能,但在他身上,竟然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起初,他揣着初中文凭参军入伍。来到部队,通过在职学习,他逐步取得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历,并且成为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硕士生导师。

当年,他谈恋爱的时候,时兴“三转一响”“三大件”,而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义务兵,几近一无所有。那姑娘呢,是一个拥有城镇户口的粮食局职工,条件相对要好一些。相亲时,大家都以为两人没戏,谁知当她看了他的几本见报文章剪贴本以后,便认定“这个当兵的小伙子有才”,顿时动了心。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要嫁给他,“倒贴”也嫁。倒是后来和现在,娘家人都夸她有眼力、有主见,嫁对了人。

他是在庄稼地里种冬小麦的时候,接到入伍通知书的。第二年,他临当兵前种下的这块地大获丰收,村里因此在这里开了个现场会。

是命运之神格外青睐他吗?这个农民家的孩子,自幼失去父爱,又是长子,他靠不上别的什么,只能靠组织、靠自己。

他是个孝子。记得那是十多年前,一次几位好友小聚,他赠送每人一本书,我也得了一本,书名是《纪念刘恩华女士》。原来,这是在他母亲逝世三周年时,他特意组织家人编写的,目的是纪念母亲,传承家风。这本书图文并茂,里面的文章无论何种体裁,皆为真人真事,悲欢离合、家长里短,写得情真意切,相当感人。好友们一边听着他的叙说,一边翻阅着这本书,对他的行孝之心,甚为感动。他当时讲的一席话,时至今日,我还记忆犹新:读遍天下书,无非一孝字;行孝当及时,免得后悔迟;不孝之人,不可为友……并且,身体力行。这本书,我至今仍保存着。当兵之初的那几年,作为义务兵,明刚每月可领取10 元钱的津贴费,加上积攒的三两块一篇的稿费,平均月收入能有50 多元。每个月,他都不忘给年迈的外婆寄20 元生活费,给最小的弟弟寄30 元学费,而自己只用那剩下的几元钱维持日常开销……他说:“父亲去世早,作为长子,我得扛起这个家啊!”

他学习刻苦。青少年时期,阅读力强,好书难觅,他常常一两个晚上,就读完一本书。入伍后,他托人搞了套大学中文系教材,一年多就通读完了。无书可读时,一部《现代汉语词典》,他从头看到尾,再从尾看到头,津津有味。在团政治处搞报道时,他清凉油、风油精不离身,经常读书写作通宵达旦。天南地北,经历不知次数的搬家“精减”,他的藏书仍有数千册,许多书都被翻烂了。

他做事用心,一直保留一个习惯:白天,笔和本不离身,以便随时记录;夜里,似睡非睡之间,经常突然爬起来,伏在床头柜上记下什么。因此,常有人对他说:“看得出,这事你用心了!”“你看,用心和不用心,效果就是不一样!”我也认为,一个人做事情,用心投入和倾力钻研到如此境界,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呢?

他性格坚强,正如他少年耙耕,摔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努力,忍住泪水、不擦血迹,没有抱怨、也不悲伤,积极进取、功成方罢,且从此“我心无苦,我脑无难,我肩有责,我手有策了”(详见本书“后记”)。与人相处,他有一副热心肠;而自己能做的事情,他不会麻烦别人……都说人如其文、文如其人,这话不假。知道了他的性情和为人为官为文,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能写出像《永葆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这样的雄文了。

作品特色方面,我感到明刚观点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干净利落、生动形象,如行云流水,颇具穿透力、感染力和生命力。看得出,对理论文章,他总是力求写出历史深度、思想高度和时代新意,富有哲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新闻作品门类多、品种全、分量重,量大质高,配发社论评论、编前编后多,是其突出特点。这些作品,将读者带入一个独特的、新奇的、真实的、多彩多姿的“军人世界”,里面的人和事,可视可触可感。再一个特点是,明刚擅长写人,军队里面的人,社会上的人,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皆可成为其笔下的“新闻人物”,虽文字不长、着墨不多,却写得真实鲜活、可亲可敬、有血有肉,有闪光点。

总结是为了前进,回顾是为了前瞻。阅读明刚文集里的作品,看着他走过的一串串脚印,相信他还会以更加坚实的步履走下去,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果。我和他的战友们、朋友们都在期待着。

是为序。

樊希安

壬寅年五月于京城

 

序言二:

边工作边写作

近日,我接到张明刚同志寄来的《军履回望》书稿,记忆中接触交流的点点滴滴浮现脑海。我长期在军事新闻宣传岗位工作,明刚同志也曾任军区和部队新闻干事,其间有过很多次交集。明刚同志后来调入军委机关后,工作接触更多,对其人其文其事了解颇深。因此,明刚同志作品自选集请我作序,也就欣然从命,没有推辞。认真拜读厚厚的书稿后,透过字里行间,我看到他思想的深度、足迹的广度、情感的热度、语言的高度,对明刚同志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

明刚同志的作品底蕴很厚实。理论文章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新,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结合自身的大量实践,使理论不断升华,实现了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新闻作品鲜活丰满,人物、事件、环境可触可摸,冒热气、有军味,读来犹如置身其中。文学作品忠实于内心真实情感,质朴中含理性,故事中有人性,文字中见率性。文章的深度,源自生活的厚度。

明刚同志的创作之路艰辛而执着。人们常说,和文字打交道是个苦差事,点灯熬油,耗尽心力。明刚同志却以苦为乐,对文字工作充满着热爱和追求。当边防战士,爱边防写边防乐此不疲;当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写文章有声有色;走上领导岗位,学理论深思笃行运笔如飞。四十载军旅人生笔耕不辍,青春年华付于笔墨之中。寒来暑往贵在坚持,孤灯背影难在恒心。一路走来,何其不易。我常想,明刚同志这种执着与追求,既凝聚着超常的勤奋与刻苦,更反映出一种对文字表达的孜孜追求和深沉热爱。应当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也是成就明刚同志及其作品的重要因素。

结合工作搞创作是明刚同志作品的鲜明特色。长期边工作边创作,使得明刚同志不经意间,成为一个写作上的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称杂家大家。他不是专职的记者编辑,却在各个时期几乎不间断地采写了大量上乘新闻作品;不是专业作家,却创作了许多具有真情实感读来动人心弦的优秀文学作品;不是专门的理论工作者,但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却佳作频出。是什么给了他创作灵感和题材的不竭源泉,答案就是结合工作搞创作,四十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那支笔,做到了工作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两不误、互促进。这正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许多同志从事文字工作的成功之道。“唯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明刚同志身上再次得到诠释。

创作离不开时代与土壤。每个人的创作经历都不可复制,但蕴含其中的成长规律、共性特点、体悟经验,终能带给他人以启迪。人若成事,离不开坚持不懈的追求,这是指引成功之路的灯塔;离不开不断挥洒的汗水,这是铺平成长之路的基石;离不开健康向上的氛围,这是成就人生之路的环境。火热的军营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大学校。明刚同志在军营大熔炉里锤炼四十年,得益于斯,成长于斯,也成就于斯。

明刚同志这本文集所表达的正是感恩党和人民、感恩军队的赤子情怀。

最是军旅情深,最是家国难舍。唯愿明刚同志集四十载心血、智慧和汗水之大成的个人作品自选集,向更多人传递更多家国、军旅、人生、人文的情感与力量;期盼明刚同志在新征程上再创辉煌、未来的军旅人生愈发精彩,继续在创作的道路上书写新的华章。

是为序。

孙继炼

壬寅年五月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