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长征副刊丨为时代立传 为人民抒怀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兰宁远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2-11-02 12:01:20

长征副刊丨为时代立传 为人民抒怀

■兰宁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人民”,作为报告中的关键词、高频词,充分彰显党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戏剧艺术是歌唱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文化力量,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抒人民之情怀,写人民之所盼,以人民的精神需求为创作取向,才能创作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我写过报告文学、散文,也写过戏剧文学,先后有4部长篇报告文学、一部散文集公开出版、十多个剧本被搬上了舞台。可以说,我的作品都与时代主题同向而行,塑造的人物都有时代的影子。

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更加繁荣,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全社会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文艺工作者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变革的脉搏,善于捕捉变化中的社会生活细节,才能为观众提供崭新的艺术审美。

作为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十年来,我坚持把革命历史题材当作戏剧文学创作的主要方向,陆续创作了话剧《父亲·李大钊》《播火者》《新北平市长》《父亲聂荣臻》《枣花儿开了》、现代京剧《横空出世》等作品。

2012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话剧《父亲·李大钊》,主要讲述的是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故事。作为一部现代史剧,不仅要表现一段真实的历史,还要表现历史中的人物。李大钊是人们熟悉的革命先驱,怎样去挖掘和表现,是剧本创作的一大难点。尽管我查阅了大量史料,进行了充分的积累,但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我总觉得还不够完美,作品与观众之间还有距离。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间,我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体察李大钊为建党而奋斗的心路历程。其间,还曾驱车几百公里到他的家乡乐亭,到他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昌黎五峰山采风,多次采访李大钊的亲属和研究专家,了解了很多有关他亲情和爱情的故事,逐渐对这位革命先驱有了更深刻、完整的认识。在对剧本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后,这部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以全新的面貌再度公演,并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有观众说,剧中的李大钊较此前更有人情味、更细腻生动了。这是因为,随着我对党史的了解、对生活的认识逐渐深入,在创作过程中调整了视角。除准确描述历史事件,我还从鲜活的细节入手,努力塑造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人们熟知李大钊,却不熟悉女儿眼中作为父亲的李大钊;人们熟知李大钊的丰功伟绩,却不了解妻子心目中的李大钊。于是,我通过女儿的讲述,在时空转换中映射出这一时期轰轰烈烈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样,剧中的李大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和战士,还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有血有肉的丈夫、充满爱心的父亲。

《新北平市长》是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第一任市长聂荣臻元帅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多场次话剧。这部戏虽然以聂荣臻为主人公,但要表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的社会生活以及面临的矛盾困难,揭示从战争中走来的共产党人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问题。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我在创作时,没有用编年史的方法去表现人物,而是在这段历史中聚焦两大主题:和平和建设。我截取了聂荣臻在北京市工作期间与反动势力斗争的惊心动魄的经历以及殚精竭虑改善民生的故事,特意选取了发生在元帅市长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故事,让观众在“红”的主题、“情”的故事中,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生活氛围、一种单纯自然的情趣,领略到革命者对人民的深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完成了话剧《枣花儿开了》的剧本创作。作品围绕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成立”的事件展开,讲述了云泽和与他同龄的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蒙古族进步青年为寻求真理,从草原来到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蒙,挑起民族救亡图存重任的这段历史。当年的这些革命者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所以我在写作时尽量采用平实的叙事手法,以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细节,向观众展示他们身上质朴、动人的一面。

这几部作品公演后效果不错,尤其是吸引、感染了很多青少年观众。作为创作者,我为此颇感欣慰和幸福。

新时代给文艺工作提供了更大舞台。文艺工作者应立时代潮头,发时代之声,为新时代“画像”,为新时代“立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宏伟蓝图,对文学艺术创作和文学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书写者,我们理应投身到热烈蓬勃的伟大实践中去感受温度、讲好故事、塑造英雄。

近年来,我努力以此为目标,创作了一些现实题材的戏剧作品。因为工作关系,我得以走进托举“神舟”的发射场,走近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走近坚毅勇敢的航天员……“两弹一星”让中国人挺起了脊梁,飞天梦圆让我们迈向了航天强国,我努力寻找建设者们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个性风采,萌生了用戏剧艺术为他们树碑立传的想法。在采访时,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专家院士,还是部长将军,从他们饱含深情的回忆、噙着热泪的讲述、充满自豪的笑声中,可以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期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辉煌的事业、崇高的精神、可敬的人物,不断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

在话剧《顶天立地》中,我将笔触对准了“时代楷模”中国航天员大队,创作了以中国航天员成长历程为内容的戏剧。这部戏通过两代航天人及其家庭的故事,阐释了中华民族对飞天圆梦的理解、探索外层空间的信心和勇气。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要求。对此,我有着比较深的体会。我与国家京剧院的艺术家们合作创排的现代京剧《横空出世》,贯彻的就是这样的理念。这部戏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扎根戈壁、隐姓埋名,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试验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献身国防的动人故事。以京剧的形式将“两弹一星”的故事搬上舞台,这是全新的尝试,因此剧本创作、唱腔设计、演员表演都面临着挑战,创作过程十分艰难,最终大家咬紧牙关,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作品如期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演出前我们没有做太多的宣传,但开演前几天票就全部售罄,观众中既有当年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领导专家,也有当今战斗在一线的科技先锋,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看到他们带着崇敬、庄重的表情走进剧场,噙着感怀、激动的热泪离开剧场,我知道这部戏达到预期效果了。我为自己能参与这部戏的创作而深感欣慰。

人民,是最知心的观众;基层,是最广阔的舞台。这些年,我在创作大型舞台作品的同时,清醒地记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扎扎实实深入生活,陆续有一批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我身边的战友们,有很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为部队作了很多贡献,有的工作还很艰苦甚至危险。在深入部队、深入一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的艰苦和付出,常常受到他们的感染。

戏剧小品《搬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神舟飞船着陆场的故事,围绕载人航天着陆场选址,唱响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赞歌。短剧《百合无语》讲述了“神舟”飞船发射期间,发生在“远望号”测量船上的一个感人故事,歌颂了航天人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英雄情怀。情景短剧《绿帐篷·航天梦》讲述的是汶川地震后,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灾区同孩子们共度“六一”儿童节,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重塑信心的动人故事。《向疫战·向天行》讲述了中国航天人在重大航天发射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两个战场上,克服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任务的故事。话剧《红墙守护者》则讲述了在首都的志愿者团队中发生的温暖人心的故事。

聆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感到未来创作的方向感更强了,也更加明朗了。目前,我手边正在进行两个剧本的创作。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已完成话剧《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剧本创作,以“七一勋章”获得者、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为原型,讲述他在成为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后,回到故乡隐姓埋名,带领乡亲奔小康的故事。还有,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我准备创作一部话剧,展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021年底,我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代表,参加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我坐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习主席的讲话时,心情非常激动。会议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心都被震撼、激励着。火热的生活是戏剧创作肥沃的土壤,伟大时代是文艺创作涌动的源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描绘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2年11月2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