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贺昌

来源:太原市图书馆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2-05-06 13:35:14
1923年6月山西省立一中毕业时的贺昌(17岁)

1935年4月,时任中央苏区政治部主任的陈毅,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深切悼念两位刚刚牺牲的战友:

“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是哪两位战友的牺牲让陈毅泣泪涟涟?其中的“贺”是谁?这首题为《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的诗里又饱含着怎样令人动容的故事呢?

“贺”就是我们今天所讲到的主人公,他是中共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央委员——贺昌。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为他做过媒,邓小平同志得到过他的重用和提携,聂荣臻同志曾与他同住一室,陈毅同志和他同甘共苦情意深重……

贺昌,原名贺颖,又名其颖,字伯聪,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今属柳林县)的一个士绅家庭。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少年时便立下“改造社会、拯救民族”的宏图大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3岁的贺昌激愤地写下了著名诗篇《壮志歌》:“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

贺昌于1920年春(14岁)考取太原市省立第一中学。在山西最早的共产主义者高君宇的帮助下,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21年5月(15岁)加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山西第一批青年团员之一。从此,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从事革命活动,是中共早期青年运动的卓越活动家。

1922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贺昌(16岁)被推举为书记,挑起了领导太原地区青年学生运动的重担。由于他和团地委其他成员的努力,太原地区团组织发展迅速,工作有声有色。

1923年7月,贺昌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7岁)。8月,赴南京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所领导的太原地区团的工作受到会议的称赞。会议决议中指出:太原是唯一与中央有密切关系的地方团组织。

贺昌在参与领导山西青年运动的时候,还十分注意发动工人群众,领导工人斗争,将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1922年5月(16岁),参加领导了太原大国民印刷厂的罢工斗争。同年10月,正太铁路总工会太原区分会成立,他兼任区分会秘书。12月,正太铁路工人举行全线总罢工,他领导太原铁路工人响应罢工并取得胜利。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贺昌又领导太原铁路工人积极响应,举行同盟罢工,有力声援了京汉工人的斗争,打击了阎锡山在山西的反动统治。

贺昌后被选为共青团第三、第四届中央委员。其间,曾为《中国青年》撰写《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五年来的奋斗》《青年学生与职工运动》等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青年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后参与组织发动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是中共江浙区委负责人之一。1927年7月中旬,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委员,8月参加南昌起义(21岁)。后又参加广州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1928年参与重建中共湖南省委,选派干部,输送物资,支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贺昌曾被选为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委员。1930年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24岁)。曾组织唐山兵变和多次武装暴动,均因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在强敌进攻下失败。次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政治委员、第3军团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参加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反“围剿”。他重视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教育,曾协助王稼祥主持召开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昌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率部向粤赣边突围,10日于江西会昌河畔遭国民党军伏击,与时任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等人一起壮烈牺牲,年仅29岁。

于是,1936年陈毅在惊悉阮啸仙和贺昌先后牺牲的噩耗时,挥毫写下我们开篇看到的这首诗——《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活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