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廷梓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1-04 10:12

纪廷梓,又名文波,1903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小店镇。少年时代就读于太原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他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常和同学谈论政事,关心国家盛衰。1920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转入进山中学,同年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任进山中学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山西省学联负责人之一。1924年2月,山西籍的共产党员高君宇奉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的委派回太原建党,同年秋,纪廷梓和王瀛等一批青年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中共太原支部成立后,张叔平任书记,傅懋恭(即彭真)和纪廷梓任委员,纪廷梓还兼任青年团太原地区执委书记。他积极参加党的各项活动,组织进步青年宣传马列主义,使进山中学很快由阎锡山的重点学校变成了革命活动的摇篮。

1925年春,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准备出兵山西,阎锡山为保其在山西的统治,加紧扩军备战,晋军由2个旅增加到4个旅,年度财政预算由700万元追加到2000万元,决定向全省人民征收房税,引起全省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共太原党支部决定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开展反房税斗争。5月18日,太原各大中学校数千人集体罢课。在斗争中,纪廷梓揭露了阎锡山征收房税的反动实质,激发了同学们的斗争信心,并与傅懋恭(彭真)领导学生们示威游行,查封议会,捣毁三公馆(徐一清、贾景德、杨兆泰的公馆),包围了督军府,迫使阎锡山当众宣布取消征收房税之命,斗争取得了胜利。

反房税斗争胜利不久,传来了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纪廷梓又和傅懋恭、王瀛等领导了太原学生声援上海工人斗争的革命运动,通过省学联发起“全体罢课、示威游行、演讲宣传、为上海死难烈士募捐”的运动。这次斗争坚持了三四个月之久,范围扩大到山西各县。

运动后期,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纺织、印刷等工会冲破反动当局的禁令先后成立,并于1925年8月19日宣布成立太原总工会,大批工人和进步青年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1925年6月,纪廷梓作为太原青年团的负责人代表山西省学联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回到太原后,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纪廷梓和太原党支部书记张叔平于1925年6月30日创办了《铁血周报》(后改为《雪耻周报》),公开推荐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著作,介绍列宁生平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情况,并以严峻犀利的笔峰,驳斥各种反动论调,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1925年秋,党中央选送纪廷梓赴苏联学习。他回国后,奉命赴京绥铁路领导工人运动。

1928年,纪廷梓调任中共顺直省委巡视员,后任直南党的负责人。这期间他负责顺直省委的秘密文件和机关报《出路》的编写刻印工作,同时,还以天津报社职员为公开身份,兼做党的互济会工作,募捐款项,营救遇难战友,掩护地下组织,援助、救济失业工人。他还经常在《益世报》、《大公报》、《华北新闻》上撰写文章,深刻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和迫害革命者的罪行。同年夏,纪廷梓参加中共北方局书记贺昌召开的工作会议;是年12月又参加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召开的改组顺直省委的会议。他站在正确路线的一边,赞成中央改组的决定。

1930年,纪廷梓先后担任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长和市委书记,领导天津党组织的地下斗争。

1931年1月5日,地下党地指定的地点召开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告密,纪廷梓和参加会议的同志全部被捕,押送到天津公安局。在狱中,纪廷梓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和组织机密。当敌人令叛徒出面对证时,他大义凛然地在敌人面前怒斥叛徒,表现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1931年10月7日夜,纪廷梓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28岁。

纪廷梓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的名字永垂青史。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是人们学习的光辉典范。

(太原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