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水,又名培岳,1913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长丰乡宗里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弟兄六人,王麓水最小。全家靠租种土地勉强维持生活。
王麓水年幼时在私塾念书,1926年秋考入南溪高等小学。1927年下半年,由于家中生活困难,王麓水遂放弃了学业回乡劳动。
萍乡县是刘少奇早期从事工人和农民运动工作过的地方。刘少奇、夏益笃、袁德生等许多革命家曾先后到过宗里村,王麓水的家也就成了共产党人的“接待站”。他们有的住上三五天,有的住个把月。在革命领袖的影响下,王麓水学到了很多革命道理,开阔了眼界,并在宗里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的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王麓水被送进井冈山红军学校学习深造。
1930年,王麓水在井冈山红军学校结业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1932年,王麓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任连指导员、团直机关党支书记、团特派员等职。1933年,红军在江西永丰县藤田进行整编,王麓水被编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五团,先任特派员;1934年后,任团政治委员、团长等职务,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后,王麓水被调往八路军第一一五师。9月25日,他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在这次战斗中,王麓水顽强而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然而他身负重伤,特别是头部伤势严重,一度不省人事,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
1938年夏天,他伤势渐愈,被调到第一一五师补充团(即老四团)任政治委员。在风陵渡战役中,他数次率军打退日寇的疯狂进攻,消灭了3000名鬼子兵,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大灭了日本侵略军的威风。
形势在发展,部队在扩大。1939年春,王麓水被调到晋西独立支队,任政治部主任。他和支队司令员陈士榘一起打了许多胜仗,使群众受到很大鼓舞。
1940年5月,王麓水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变敌人后方为前线,继续东进”的号召,又率部越过太行山,沿黄河北岸,冲过日寇无数道封锁线,直向鲁西挺进。
晋西独立支队刚到鲁西,即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的战役,与兄弟部队一起,在范县以南击溃石友三部1500余人。
1940年秋,王麓水被调到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任政治部主任。他在协助符竹庭政委开创滨海抗日根据地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1941年3月下旬进行青口战役时,他经过周密考虑,派政治部樊复哉带领几名精悍的人员,深入虎穴搞策反活动。结果,这个战役歼敌千余人,解放了青口,占领了海港,打通了滨海区从海上与胶东及华中的联系,并解决了根据地吃盐困难等问题。
1942年夏,王麓水从教导二旅调往山东纵队一旅(后改为教导一旅)任政治委员。
1943年春,日寇调兵遣将,对鲁南地区进行分割蚕食。敌人到处修碉堡,大小据点星罗棋布,抗日根据地腹背受敌,加上春荒严重,群众生活艰苦,部队供给也发生了困难。就在这种情况下,王麓水被调往鲁南军区任政委,兼鲁南区党委书记。遵照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指示,他主持召开了党政军联席会议,号召广大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战胜春荒,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一边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不到半年时间,被服厂和兵工厂相继建立起来。此外,他还组织部队帮群众拉犁耕地,抢收抢种;积极领导广大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主动团结了各界抗日力量,建立并巩固了“三三制”政权组织。这就为反击日伪顽军的封锁做了充分的准备。
同年4月下旬,李仙洲奉蒋介石“入鲁反共”的面谕,亲率国民党第九十二军,由皖北经鲁西向鲁南根据地逼近。李部所到之处,烧杀抢劫,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其罪恶行径令人发指。鲁南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总共不到4000人,一面要抵抗数倍于我的日伪顽军的进攻,一面又要对付国民党第九十二军的进犯,军区机关和群众只好暂时撤到天宝山南大顶山崮。
司令员张光中和王麓水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坚守阵地,主动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另一条是动摇逃跑,被敌人挤出鲁南。最后决定,我军必须坚定必胜信念,赶走国民党第九十二军,打掉鲁南顽固派的顶梁柱,粉碎蒋介石的罪恶阴谋,进一步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鉴于国民党第九十二军的先头部队一四二师有4000多人,装备精良,另有惯匪刘黑七(本名刘桂棠)的一个师配合,而我军参战的主力还不到500人,在相比之下敌我兵力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张光中司令员根据王麓水的集中兵力伏击敌人先头部队的建议,制定了作战方案:命鲁南军区所有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向天宝山集结,并埋伏在天宝山下的一片松林中隐蔽待敌。4月26日上午8点多钟,第一四二师果然来了,但刘黑七那个师却没走这条路。王麓水命令准备战斗。敌军尖兵过后不一会,国民党前卫部队果然占领了公路旁那两个小山包。接着,敌人大队人马过来了,一个个倒背着枪,用雨衣蒙着头;一挺挺机枪都罩着枪衣,有的挂在马背上,有的扛在肩上;当官的拢着手,低着头,帽檐压在鼻子上,走起路来直往脚底下看。当国民党军先头部队进入我军伏击圈时,有些战士沉不住气了,希望首长快下攻击命令。敌后续部队又一群群地从我军阵地前过去了,王麓水还是不动声色。参谋处长明白,他是在等着敌军的师部。到了中午,走过来的敌人多数是当官的,骡马也多起来了。这时,王麓水点了点头,参谋处长大声命令:“打!”顿时枪声、喊杀声响彻云霄。那两个山包上的地雷不断爆炸,埋伏在山脚下的两个排冲上山去,用火力把敌人的长蛇阵拦腰斩断。埋伏在阵地上的战士们,端着枪呐喊着向沙滩冲击过去,吓得敌人魂飞魄散。等敌人摘掉雨帽、解开枪衣,听候上司命令时,我军已冲到他们中间去了。这一锤,正砸准了敌军师部,敌人仓皇向四开山逃去,撒缰的骡马到处乱跑,枪支弹药、公文、电台扔得满地都是。王麓水果断地命令部队猛追穷寇,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结果经四昼夜血战,顽军第一四二师大部被歼,正副师长刘春岭、牛乐廷当场被击伤,其余800多名残兵窜至鲁西,撤返安徽阜阳而去。至此,蒋介石派李仙洲“入鲁反共”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同年11月上旬,军区接到报告:刘黑七袭击了天宝山东部的四彦庄,枪杀了四百男女老少,把整个庄子毁掉了,残墙上还写下“有我刘桂棠,就没共产党”两行字。看了报告,王麓水气愤地说:“我们是人民的部队,保卫不了鲁南父老怎么能行?下一步作战,先打刘黑七!”
11月15日,鲁南军区以两个团的兵力奔袭刘黑七的老巢——费县柱子山。在战前动员时,王麓水指出:“刘黑七为非作歹20多年,残杀无辜群众不计其数。党和人民把歼灭刘匪的光荣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要向刘黑七讨还血债,坚决为人民除害。”复仇的烈火在战士们胸中燃烧,个个举起拳头,喊声震天。
午夜时分,我军向柱子山发起进攻,顽军抵不住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纷纷往刘黑七的小围子里退缩,我军把庄子紧紧地围住。当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王麓水不顾个人安危,跑到敌人交叉火力的前沿去指挥冲锋。不料,敌人发射的炮弹在附近爆炸,一声巨响,他便在烟雾灰尘里昏迷过去了。接着,敌人企图突围,炮弹不断地在他身边爆炸。他醒来后,仍坚持在原地,沉着地指挥战斗。我军很快就把敌人打了回去。
大约过了十分钟,只听小围子里一阵歇斯底里的嚎叫,一大群赤着膀子的顽军向围子门冲去。三团的轻重武器一齐开火,把他们压了回去。刘黑七两次突围未成,绝望地命令他的王牌卫士队全体冲锋。100多名顽军一手提着盒子枪,一手举着鬼头刀,向我军阵地冲来。王麓水大声喊道:“投手榴弹!”随着这一声命令,成百颗手榴弹向敌群飞去,顽军倒下了一大片。正在解决残敌的时候,三团通信员跑来报告说,刘黑七已经被四连通信员郝荣贵击毙了。
胜利鼓舞了人民,震撼了敌人。惯匪头子刘黑七覆灭了,我军为山东人民除了一大祸害,真是大快人心!为此,延安《解放日报》专门发表了新闻报道,这一胜利消息很快就震惊了中外。
歼灭刘黑七之后,王麓水又指挥部队南征北战,打垮了许多伪顽武装。如在兰陵东北反击投降派李子瀛部,将李逆生俘;到费县讨伐伪军荣子恒部,歼灭其二师及一师二团主力;在邳北歼灭伪军张胜法部主力,攻克据点十八处;在滕县、沛县、鱼台交界处的程子庙歼敌伪军周侗师2000人。在这些战斗的间隙,王麓水总要骑上枣红马,跑几十里山路,到医院看望伤病员,问伤情,问病情,拉家常,讲故事,待士兵如兄弟,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45年8月5日,在滕西闫村一带发起讨伐顽军申宪武(字从周)战役,王麓水担任指挥员。他亲自率领军区第三团和第五团一个营、特务营以及第二军分区基干团和三个县独立营共11个营的兵力奔赴前线。战斗发起之前,他在烈日下观察地形,浑身被汗水湿透了,也顾不得休息,还亲自到阵地上慰问战士。战斗打响后,他深入前沿指挥,哪里战斗最激烈、最危险,他就在哪里出现。特别是最后围攻申宪武指挥部时,他多次召集干部研究战术。经五昼夜的激战,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二师5000人全部被歼灭,敌师长兼专员申宪武被俘。
讨申获胜后,又经湖东一系列战斗,将湖边三县敌伪全部扫清,巩固了津浦路以西的革命根据地。
1945年8月11日,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召开会议,连夜讨论了朱德总司令8月10日关于大进军的命令。罗荣桓、黎玉号召山东全党、全军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解放全山东而斗争。同日,山东军区司令部向日寇驻山东最高指挥官、第四十三军团长烟川中康发出限期投降通牒。与此同时,山东军区发出了五路大军进攻大城市的命令。王麓水由贾汪率师北上,仅三个小时即攻克了峄县城,活捉了大汉奸龙锡贞,伪军千余人悉数被歼。
9月14日,鲁南区党委组织部长魏思文和秘书科长狄井芗,随着王麓水,由原来的机关驻地费、滕边境的水泊村前往峄县城开会。当时参加会议的是各地委和军分区的领导同志,以及区党委机关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议由鲁南区党委书记王麓水主持。他宣布成立山东解放军第八师的命令,详细说明了整编部队的问题:以山东纵队第一旅三团和第一一五师教二旅五团为基础,将鲁南地区的全部地方部队约一万人进行合编,组建成主力第八师。王麓水调离鲁南区党委,任第八师师长兼政委,何以祥任副师长,刘春任政治部副主任。
会议期间,王麓水分别找有关同志谈了话,并调配了大批领导干部,从组织上保证了大进军的胜利。
为了把住山东的南大门,第八师奉命在兖州与徐州之间抗击北犯之蒋军。蒋军六个师于9月17日到达贾汪、柳泉一线,企图继续北进。蒋介石还催令其十一战区副司令李延年率骑二军、第七十二军和吴化文两个军,迅速北上济南,妄图控制津浦路沿线各城市,以掩护后续部队北进。王麓水率领的第八师,在陈毅军长的统一指挥下,首先夺取了沿路各敌伪据点,伏击了敌军列;邹县一战,截击了蒋军北上的部队,并将敌人围困在滕县一带;11月4日,在界河地区配合华中兄弟部队,拦腰截击了北上之敌,吴化文的第一军大部分被歼,军长于怀安被生俘;11日又挥师南下,在临城与夏镇之间继续攻击敌人。
12月初,王麓水指挥第八师包围了滕县,12日夜间发起了总攻击。敌人用大炮、机枪等拼命地向我射击,天上还有敌机扫射轰炸。王麓水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坚持在前沿阵地上。13日拂晓,正当战斗步步走向胜利的时候,突然,一颗炮弹在他面前爆炸,王麓水胸部负了重伤。他对同志们断断续续地说:“要战斗到底……”随之,他在担架上停止了呼吸。
噩耗传开,泰山垂首,黄河呜咽,鲁南大地沉浸在悲恸之中。
治丧委员会成立后,党政军机关、团体隆重追悼,进行公祭。在送灵仪式上,张光中司令员呜咽得讲不出话来了,万春圃副司令员老泪纵横,亲自扶柩将王麓水的遗体送往苍山县文峰山。灵车所过之处,百姓设香案祭奠,虔诚叩拜。
全国解放后,王麓水的遗骸由文峰山迁葬临沂烈士陵园内。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王麓水题词悼念。
鲁南人民为纪念王麓水,曾将滕县改为“麓水县”,滕县中学也一度改为“麓水中学”。华东三纵为纪念王麓水,把军报命名为《麓水报》。王麓水的浩然正气永远活在鲁南人民的心中。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