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八一”建军节特别策划|眼底河山心中史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郑蜀炎 责任编辑:杨红
2021-08-02 07:16:55

写在前面

地理、景观等环境因素,不能让人总记住这里。

文化、风俗等风物人情,也不能永远决定一方水土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力。

摊开地图,边防线上的一个个点位,被官兵用双脚踏出一条条巡逻线。

也许这里并不知名,却是边防军人此生铭记的地方——这里,他们曾经挥洒汗水、播种梦想。这里,他们用青春书写光阴的故事。

时光飞逝,在他们站立的地方发出的青春之问,已经被历史铭记。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用步履刻录下一个时代的精神标高,续写着民族的魂、英雄的诗。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我们推出“边关地理人文”特别策划,并向坚守祖国边海防一线的边关战友、关心边海防的读者朋友致敬!

眼底河山心中史

■郑蜀炎

远眺山河。

南陲边境小城麻栗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这里,与人们认知中富庶丰饶的南方相去甚远——陡坡丘陵的地势,少了几分妩媚娇柔仪态,浓雾温热的气候不是鱼米之乡的标配。

但凡提及麻栗坡,人们从来都不将其称为南方,而只是谓之南陲。

对于驻守这里的边防军人来说,更喜欢用“军人的语言”来表述:“任何方位的祖国领土,都是军人凝重而神圣的阵地。而阵地的核心就是界碑,每一条巡逻道都是士兵的战位。”

驻守老山顶峰的某边防旅“戍边英雄连”指导员赵文玄摊开地图,向首次踏上边防巡逻路的新兵精准而详细的解读着被浓缩成线条与符号的峰峦沟壑。

“八一”即将到来,连队开展“青春献边防,祖国在心中”主题演讲,连队前辈在这片土地上用血与火写下的英雄故事历历在目,让新一代戍边人对这山这岭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和深情的向往。

“名山风雨百年心。”处于云贵高原的麻栗坡四周皆山,八方为峰。

连队二级军士长余会明在描述“戍守的土地”时这样说:虽然没到过长城,但他相信,眼前的峰岭就如同雄伟长城的垛堞箭楼,每次巡逻训练于此登高放眼,总会有一种豪迈之情陡涌于心。

初到南陲边境的列兵周文,眺望着他和战友们守卫的山河。

边防地理第一课——

“从你脚板下开始,就是我们边防军人没有退路的阵地”

麻栗坡县城依山顺坡地挂在山坳里,它不仅地名取得随意,四季气候也来得有些漫不经心。

作为典型的南陲地域,麻栗坡一年间气候分明的只有“干”和“湿”两季,另外还有长达9个月的“雾季”。加之山脉交错的喀斯特地势间石漠化严重,这里的许多土地贫瘠薄收。

这里比不得“花簇锦攒,冠盖相望”的繁华之乡,与那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的沃腴之地也相去甚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知是理所当然的。

位置偏远却并不等于偏安一隅,麻栗坡拥有着“眼底河山、楼头鼓角、要塞烽烟”的壮丽:作为祖国西南边防前哨,它的县城距最近的边界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并以一县之地据守着277公里的国境线,其境内绵延的边防线上矗立着258块界碑……此等雄浑风光这般豪迈景色,怎一个“美”字了得!

对于驻守在这里的边防部队来说,这些景致不仅是风光。探索在特殊地域环境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才是他们守卫边疆的重要使命。

到边防连队采访,笔者听到看到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巡逻与作战;再比如,浓雾弥漫时的开进与方位角判断;还有更为古朴但却实用的技能:使用砍刀、识别有毒植物……

“岁月何曾流水逝,山河依旧古今遥。”这些训练课目是如此熟悉,笔者的军旅生涯便开端于这里。

当年写的头一封家信寄回家,信封下端的地址:“驻麻栗坡边防部队”,让父母亲着实翻查了半天地图。新兵下连的第一天,我就全副武装地披挂上真枪实弹,气喘吁吁地穿林爬坡攀登上一座山峦。

来到一块斑驳的界碑前时,指导员的手臂沿界碑顺着逶迤的山脊线缓缓划过,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不敢忘记、一辈子揣在心里的话:“从你脚板下开始,就是我们边防军人没有退路的阵地,在这里倒下去一百次是使命责任,后退一步就是奇耻大辱。”

我知道,这是戍边人必须学习的边防地理第一课。

周文和战友在巡逻途中。

国家的边疆防地——

边防必定在见证、记载着这片国土上发生的凝重历史

武警麻栗坡县中队队长胡思佳从军校毕业分到这里,同样也把军事兵要地志和边疆历史作为自己的第一课。

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文解字”——“所谓地理,就是对大地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解了脚下的土地,才能站稳守牢每一寸疆土。”

中国古代的传统是把地理学归入史学,地理学最早也叫“地学”——以“按山川、涉江河、览城郭、稽道里、问关津”介绍描述地理状况为主要内容。

浏览这些古籍不难发现,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地理书籍,如《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无一不是充满人文记述的地理著述,无一不把战争与军事征战作为重要的记载。清初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干脆就是一部历史军事地理之著。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有自己领域的,作为人更是拥有自己生存的疆域。

对于这个“疆”字,《说文解字》是将其分开来解的——左边为“弓”,右边的“畺”则是非常形象的一块块“田地”,其含义就是:“凭借弓箭的射程和威力,对土地进行丈量和获取,并用武力护卫边界。”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祖先甲骨文上创造“疆”字的后面,必定深藏着一段挽弓辟壤的凛冽沧桑。

有意思的是,古文中的“疆”通“强”。就连《易经》开篇的名句也是这样写的——“天行健,君子以自疆(强)不息”。不论文字学者做何解释,我却愿意相信另外一种诗意的注解——“疆者,需强以卫之”。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一个国家的边疆防地,必定在见证、记载着这片国土上发生的凝重历史。

古今中外,任何一条边界线、任何一处边塞要隘,本身既是一种地理表述,同时又包含着政治与时代的诠释。在古汉语中,古人将“防”字赋予了“堤坝”之意。

所谓边防,理所当然地是为护卫江山社稷所筑起的一道堤坝。

军事防务的“堤坝”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麻栗坡边防就能寻到一个响亮而特别的地名——营盘山。

应当说这个地名并不少见,但在一县之境,沿边境一线排开的同名山峦竟多达十几处,不能不算一种别致之景。史料记载:麻栗坡自清初开始设都司(政府机构)、派绿营(边防部队),设“汛地”(明清时边境守军驻地之称,军官和士卒亦称“汛守”“汛弁”),并同时开始会勘边界、设立界桩、巡防疆域等系列边境“汛务”。

数百年之前的边关,既无通畅的平坦之路,又无便利的交通工具,各种军情态势都要靠骑马或步行传递,山路迢迢、行动迟缓难免误事。

当年的戍边者担心误了“汛务”,便在沿边一线选择地势险要的山头要地,构筑起一座座相连烽火台。一旦出现紧急军情战事,立刻通过点火或燃烟,快速将信息传递到大本营,从而尽快得到支援。

烽火台都有戍卒驻扎,因此山头上都修筑有他们的营盘。岁月悠悠,那些山峦原先的地名早已语焉不详,当地百姓据实描述一概称为营盘山,约定成俗、流传至今。

今天遗址犹在,但山头上那些石块砌筑的炮台堡垒早已残败不堪,也已谈不上什么文物古迹和旅游特色。但是,如果以军人的眼光去做一番踏访,当年沿边设防布阵的军情态势,倒是会带来另外一番感慨。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官兵在老山巡逻。

辉煌篇章的续写——

边关是对一个国家尊严的诠释,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注疏

许多旅游点,导游都爱眉飞色舞地告诉你:这里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纯粹就军事地理价值和作战需求而言,许多地段未必是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在历史凛冽的语境中,边关是对一个国家尊严的诠释,是对一个民族历史的注疏。

捍卫这里寸土片壤的意义已经不仅仅界限于兵家之争,更是一国之民、一族之众舍命相搏之争。

麻栗坡自古以来都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但正如列宁所说:“所有的民族都是历史的民族。”穿过时间隧道,麻栗坡历史的每一页,繁衍于斯的每一个民族,都在向后人回溯、解读着一个深刻的逻辑:爱国主义的血脉传承、抗御外辱的不屈精神,永远是中华各民族不可磨灭的铁血记忆和铮铮风采。

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个典故。

一个叫梅光德的世袭土司,率部殊死抗击外国侵略者,被清政府授予“五品军功”;在边境小镇猛洞,当地群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外国侵略军命丧他乡。更值得一叙的是,在清政府积贫积弱的1883年,一个叫项从周的苗族统带,受命管辖边境期间,号召组织当地瑶、壮、傣、汉等各民族群众,与“武装到牙齿”的列强血战10年,终于将法国千余之众殖民军所侵占的据点逐一拔出、彻底驱赶出境……留下一页“苗中豪侠”的激昂史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与麻栗坡毗邻的越南,伺机以此为跳板入侵我国。外敌虎视眈眈,麻栗坡各族人民勇敢地承担起了牺牲与责任,他们将由边境通向内地的桥梁炸毁、道路挖断,并踊跃参军上前线、选派壮丁设卡站岗……在遥远的边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的荣耀,在岁月风云中续写着更加辉煌的篇章。

20世纪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红土地成为举国瞩目的英雄之地——麻栗坡县被命名为“支前模范县”,全县先后组建起50个支前民兵、民工连投入保卫边疆的战斗,数百个支前民兵哨所及个人荣立战功,“壮乡六姐妹”“苗家父子支前马帮”等被传为佳话……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今天,这一光荣传统在这片红土地上发扬光大,成为麻栗坡人民书写骄傲的时代篇章。

昔日边关情景。

忠诚诺言的践行——

春风化雨染绿了这方山水,美好与富裕重新定义着今天和明天

“你退后,让我来!”把铁骨铮铮的6个字镌刻在雷场的“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感动了整个中国。

祖国也记住了这片土地上传诵的“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激越旋律。

苍驳的界碑,依然凝固着历史烽烟,新时代戍边人枕戈待旦,践行着自己忠诚的诺言。

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累累硕果灿然相陈,给麻栗坡带来的历史性巨变——曾经令人生畏的雷场经过3次大面积扫雷,已经成为各族百姓男耕女织的和平的土地;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铸剑为犁,从国家级口岸到边民互市点,敞开着上百处边境通道,展示着改革开放的国门新景观;随着边疆经济的繁荣,红色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边关山风吹拂着红翠依偎的甜蜜、耄耋翁妪的温稳,镜头里定格着今天边疆的美好生活……

更让人振奋的是,去年云南省政府发出公告,郑重宣布:“麻栗坡已经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

春风化雨染绿了这方山水,美好与富裕重新定义着这片土地的今天、明天。

舒伯特最著名的第8交响乐只完成了两个乐章,遂被后人命名为《未完成交响曲》,但它却成为舒伯特最杰出的作品。

麻栗坡发展变化的前景亦如是,虽然还是一曲尚未完成的交响乐,但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它今天奏响的每一个音符,都契合着边疆人民前行的轨迹和心灵的脉动,将遥远的南疆之声汇融进歌唱祖国的激扬旋律中。

边防官兵与驻地孩子的温暖瞬间。

(除资料图片外由周泳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