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成一败,这两名指挥员应对特情的不同处置方式发人深思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典宏 周宇鹏 冯邓亚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2-07-07 07:00:50

第75集团军某旅两名导弹营指挥员应对装备故障不同的处置方式发人深思——

事态紧急,该“抢修”还是“暂弃”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周宇鹏 冯邓亚

仲夏时节,桂北大地,一场陆空对抗演练即将展开。接上级命令,第75集团军某旅一个导弹营迅速占领发射阵地,完成战斗准备。

夜幕降临,多架“敌机”采取超低空飞行方式向防空阵地快速逼近。接到空情预警,雷达操作手不间断实施搜捕、跟踪,随时准备发射。

就在这时,导调组突然设置“搜索指挥车高压报警、高压中断”特情,发射流程被迫中止。阵地指挥员立即启动作战预案,下达“排除故障”指令,便迅速组织搜索指挥车号手对各类开关、主板、线路进行排查,抓紧抢修。

可刚刚排除故障,“敌机”便飞临阵地上空。结果可想而知,导调组判定该营此次对抗失败。

与此同时,另一个导弹营也面临同样的考题,不过该营指挥员综合判断“敌情”与故障后,决定暂时放弃故障装备专心迎“敌”,临机选择光瞄搜捕跟踪,确保了发射瞄准正常进行,最终成功拦截“敌机”,受到导调组的一致肯定。

同样的特情,由于两个营指挥员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结果却大相径庭,引起了参演官兵的热议。复盘检讨会上,成功拦截“敌机”的某营指挥员介绍,“高压中断”需要排查的项目又多且细,如果先排障再组织发射,将会错过发射窗口。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才决定“舍车保帅”。

“应对特情没有标准答案。”特情导调员、某技术室主任高进军补充道,“在分秒必争的战场,指挥员要学会审时度势、临机应变,而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这一番话,让在场官兵听得直点头,有的甚至直拍脑门懊恼“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当时没想明白”。

复盘结束后,该旅趁热打铁展开群众性大讨论,组织大家对照岗位使命,充分设想战场上可能遇到的急难险情,深入剖析日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并制订应对处置预案,不断锤炼官兵打赢未来战争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梳理讨论成果,丰富战场特情库,将多种应急情况纳入训练内容,并针对性开展专攻精练;加强指挥员应急应战训练,强化官兵临机处置能力……

“装备供电短路、遭受电磁干扰,通联中断……”在不久后进行的演练中,该旅导调组频频设险局、出特情,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锤炼任务部队,让官兵找到了打仗的感觉。

延伸思考

战场指挥,要警惕“决策依赖”

■张科进

看了这则新闻,编者无意对这两名指挥员作出评判,因为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但细想来,问题远非选择“抢修”或“暂弃”这么简单。

一名指挥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作出什么样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平时训练和临时发挥,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长期以来,一些基层部队比较重视基于作战构想的训练,方案预案准备得很充分,制订了不少“标准答案”,这对提高官兵应急应战能力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旦对方案预案和“标准答案”产生“决策依赖”,不能根据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快速找到“最优解”,就会陷入昏招频出、被动挨打的窘境。

第75集团军某旅这场演练中一名指挥员的特情处置就是如此,相信不少读者也会和报道中的一些官兵那样感叹“这么简单”。殊不知,这种事后诸葛式的顿悟,恰恰反映出“决策依赖”的弊端。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容错试错的空间极小,哪怕一个闪失、一次误判,就有可能影响全局。希望一线指挥员在砥砺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方面,少走一些捷径、多下一些苦功,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真敌情”,巧用装备、活用战法,练就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正确应对的打仗本领。此外,也给演练导调人员提个建议:在特情、险局设置上,一定要把官兵导向复杂陌生的战场而非程式化的操场,导向机动灵活的战术而非写在纸上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