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实战化训练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岳胜军责任编辑:杨红
2015-10-15 00:38

加强实战化训练,是贯彻强军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打赢能力的根本途径。当前,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仍面临手段欠缺、标准不一、机制不畅等问题,存在标准“立不起来”、研究“深不进去”、训练“实不到位”等现象,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确保实战举措落地生根。

以逼真战场支撑

仗在什么条件下打,兵就在什么环境中练。开展实战化训练,难就难在如何构设逼真战场,如何塑造强大作战对手。只有构建起一个近似实战条件的“准战场”,才能真正让部队的实战化训练“像起来”“实起来”。

模拟复杂电磁环境。构设“自扰”的电磁环境,压缩和限制可用频率,增加禁用频率,提高单位面积内电磁辐射的密度和强度;构设“敌扰”的电磁环境,实施多频段、高强度、多方向的电磁干扰;构设“互扰”的网络环境,采取有线搭桥、无线植入等方式,模拟作战对手网络攻击行动。

构设多变战场态势。选择生疏地域、空域、海域,选择夜暗、风雪、雨雾等恶劣天候,选择高原、丛林、沼泽、山地、岛屿等多种地理环境,锤炼摔打部队的自适应能力;在多维战场、多个方向,连续设置僵局、危局、险局、残局、败局,锤炼摔打部队的应变处突能力;利用声、光、电等仿真技术手段,设置逼真战场环境,组织部队强化训练,挑战官兵的生理和心理极限,锤炼摔打部队的野战生存能力。

塑造逼真作战对手。加强主要作战对手编制、装备、战法、指挥等研究,搞清作战特长和短板弱项,抽组建立模拟蓝军,塑造形神兼具的作战对手;采取制式装备与模拟装备相结合,用好目标指示系统、导航定位系统、激光模拟交战系统等,为实战化训练树起真靶子。

推进预定战场建设。目前,军事设施以及与国防密切相关的民用设施,被挤占、破坏和干扰的问题日益突出,战场建设处于原有设施越来越少、新的体系尚未建立的尴尬境地,实战化训练缺少有力的战场依托。要走开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军地联手推进人防工程、指挥通信、交通战备等战场设施建设,为未来作战提供可靠的战场支撑。

用作战规划牵引

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败而后求胜。”主动设计战争,营造有利作战态势,并像训练一样打仗,是现代战争指导的新法则。

研透任务。加强敌情、我情、社情和战场环境研究,切实搞清在哪打仗、打什么仗、打多大规模仗、怎么打仗等问题;针对不同对手、不同地域、不同任务,确定好作战目的,选择好打击目标,制定具体详细的作战方案和计划;逐级分解细化作战任务,把作战行动分配到每个作战单元、每名指战员和每个武器平台,实现上下贯穿、整体衔接。把作战方案构想情况变成研练条件,把作战对手作为研练对象,做到实案实训,实情实训,让官兵熟悉方案、熟悉战法、熟悉行动、熟悉协同。

研练战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今天的战争,不会在明天重演,必须始终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针对敌方作战体系的薄弱环节,瞄着敌人的软肋和死穴打,着眼于发挥我们的优势打,以能击不能,确保“剑术”始终高于对手。要灵活采取战例研究、对抗研究、难题牵引、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不断深化战法创新,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使命任务相衔接的战法体系;建立专司打仗的指挥机构和专业团队,组建战斗实验室,让作战规划成为新战法的“孵化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