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点将出征,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周海良责任编辑:杨红
2016-03-30 00:04

前不久,单位开展调整改革专题教育,组织参观了“海空雄鹰团”的军史馆。在这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里,毛主席三次点将的故事令笔者印象深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帝国主义凭借先进航空技术优势,频繁对我东南沿海实施侦察袭扰。彭德怀决定派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坐镇东南,毛泽东点头同意:“好,就派十团去!”时隔6年,敌机再犯我境,毛泽东第二次点将时问:“海军航空兵不是有个第四师,四师有一个十团吗?请他们去一趟!”第三次点将毛泽东再问:“十团在哪里?”

“国有大事可问谁?”笔者由此想到,十八军进军西藏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不久,刘邓首长接见张国华等十八军领导,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谈话凭党性。”张国华答:“一切听从党安排。”就这样,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十八军将士的肩上。

从最高统帅三次点将,到十八军将士奉命出征,我们看到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真正的党性,是关键时刻真正顶用、敢于担当。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省军区部队划归军委国防动员部领导管理,其地位作用、职能任务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新体制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催生新动力。作为“新一代国动人”,要时刻做好被点将的准备。

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从人民军队的历史看,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人民军队从来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部队被敌人拉拢过去。对此,西方评论家称,中共军队创造了古今中外军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迹。奇迹根源就在于这是一支有灵魂、有信仰的军队,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细数我军浩浩荡荡的英雄群体,无不是有着铭刻在心、浸透骨髓的忠诚基因,这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核心密码。新形势下,确保人民军队对党绝对忠诚的品质,就是要用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去指引,就是要用无数共产党人遵循的党章制度去扶正,就是要用征战沙场的血性胆气去砥砺。

军人只有两种姿态:打仗和准备打仗。无论平时战时,抑或前方后方,打仗的角色定位不能偏移。省军区系统转隶后,军委国防动员部领导明确提出要把应急应战核心能力建设放在省军区系统建设的首位。如果头脑中还盘踞着“后备后用”“后备无用”的过时思想,必然会在百舸争流的改革大潮中被淘汰。今天的训练是明天战争的预演,履行新的职能使命,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导向,强化主业主抓、闻战则喜的精武担当,以枕戈待旦的紧迫感问问自己:假如明天点将出征,我准备好了吗?

有备才能无患。枕戈待旦未必有十足的胜算,但临阵磨枪十有八九要遭遇失败;有备而来也可能无功而返,但无备而上必定落荒而逃。今天,世界并不安宁,暗流不断涌动,强敌仍在环伺。行进在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上,“新一代国动人”要勇于直面前方的荆棘和泥泞,紧盯战场,以“假如战争明天来临”的紧迫感、危机感,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强化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切实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而又紧、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地真打实备,使部队的技战术水平、战备意识和战斗力状况都处在良好的状态下,随时做好被点将的准备,确保能随时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