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规模不再是“韩信点兵”,必须科学设计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薛亚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05 00:01

科学设计军队规模结构

■薛亚

●军队规模与结构是军队力量建设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结构决定功能、影响规模,规模体现需求、制约结构

●国家政治与安全环境、军事战略和使命任务、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国家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军队规模的主因

●战争形态、军事技术、作战任务及地理环境是决定军队组织结构的主要依据 

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一支军队的规模结构,决定了其战斗力大小。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规模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是由国家安全环境、军队使命、武器装备、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决定的。

军队规模与结构互为影响

军队规模结构是军队体制编制学的范畴,由军队规模和军队结构构成。军队规模通常用来表述军队的总体概况,具有数和质的双重属性,包括人和武器装备。有时称之为军队总人数或总员额,是指军队编制人员数量。它是军队量的规定性的主体和基本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军队规模作为国家安全需求和经济保障条件的综合反映,既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又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科学合理地确定军队规模,对保证国家的安全、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军队结构主要是指军队的军兵种结构、职能结构和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它从多个维度反映了人与武器装备结合的基本形态和方式,包括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军队层级等。

规模和结构是军队力量建设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军队的整体作战效能。结构决定功能、影响规模,规模体现需求、制约结构。合理的军队结构,可以释放出强大的战斗力,能够相应减小军队规模。同时,军队规模的大小,又是军队总体结构的基础与重要依据,直接制约着军队体制编制建设和质量的提高。军队规模与结构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军队的数量、质量特征和组织形态。

决定军队规模大小的主因

世界各国军队规模大小相异,差距较大,多的上百万,少的几百人,有的甚至没有军队。影响军队规模的因素众多,其作用也不同。

其一,国家政治与安全环境是决定军队规模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要维护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需要着眼国家所处安全环境,建立一支与其国家地位相称、与维护其利益所需能力相适应规模的军队。孙中山先生曾指出“内乱不靖,赖军人以维持;外患侵凌,赖军人以御侮。”世界各国由于其各自的政治需求和安全环境不同,军队的规模大小也不同。

其二,国家军事战略与军队使命任务是决定军队规模的基本依据。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军事战略,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而要实现军事战略目标须建立一支相应的军事力量。国家确定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就必然要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其需求的相应规模的军队。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德国和日本最具典型性,两国为了实现自己的侵略和扩张目标,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其三,武器装备技术水平是决定军队规模的重要条件。武器装备效能越高,就越不需要规模较大的军队。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新军事革命条件下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可以担负过去庞大部队才能完成的任务。美军现役一个装甲师的作战能力早已超过二战时的一个坦克军。

其四,国家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军队规模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的军队规模需要与国家总人口保持适当的比例,过大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国家发展,同时也没有足够多的可征用人员。即使是战时,一个国家军队规模最大应在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下。超过这个比例,将产生严重后果。

另外,国际地缘政治,也是决定军队规模的关联因素。如澳大利亚,由于美国是其军事盟国,尽管国土面积达769.2万平方公里,但只保留了不足6万人规模的军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