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重塑:军事强国绕不过的坎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李银祥 张思远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26 03:17

顺应作战方式变化—— 

延伸联合作战层次,推进作战单元模块化 

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从近期外军战争实践看,联合在战略、战役、战术的层次界限越来越淡化,战略级的战争目的,往往通过战役级的指挥,以战术级的行动来实现。为此,与基本作战单位小型化、轻型化相一致,美俄等军事强国纷纷推进部队模块化建设,充实完善营级基本战术单元,提高统筹信息、机动、火力的能力。与传统部队相比,模块化部队具备“自适应”“自协同”的功能,平时共同编组、共同训练,战时根据作战任务,随机灵活组合,即编即用,具有鲜明的兼容性、灵活性与合成化、多能化等特点,从而使联合作战在战术层面得以实现。

美德等国高度重视战术层次的联合。美军强调必须在战争等级的背景下理解战术,为保证各军种联合作战行动与战术行动相一致,不仅制定了相关战术、技术与程序,还提出了“联合战斗”概念,设想在连、甚至在排一级组建小型的联合混编部队。2011年5月“海神之矛”行动,美军动用了多架卫星、雷达和无人机,海军、空军、特战等多个军种密切配合,军种在战术层次的联合之深可见一斑。德军走得更为前卫,干脆取消军种,于2004年启动了国防力量跨军种混合编组和体系重塑,通过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稳定部队”和“支援部队”牵引军种融合,以模块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作战联合向战术层次延伸,提升任务分队整体作战效能。 

顺应物质技术变化—— 

加速新型作战力量成军,构建新质优势战斗力

新型作战力量是军事革命中最活跃、最闪亮的部分,代表着先进战斗力及其发展方向,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影响和决定军队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新概念武器向实战化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日益凸显,各国高度重视争控网络、太空、极地等新型作战领域,把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作为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重要突破方向,加快网络、太空、无人等新型作战力量成建制纳入部队的成军步伐。 

美军、俄军等始终把技术领先和装备超前作为引领部队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如美军在2014年提出“国防创新计划”,通过在技术上取得颠覆性突破,为重塑军事力量体系提供支撑,使新型作战力量部署变成现实。在网络作战力量方面,美军已组建网络空间司令部,在6个战区部署网络支援分队,计划建设133支网络战分队。在无人作战力量方面,美军地面无人机作战系统已达1.5万余台,列装无人机数量9000多架。俄罗斯也不甘落后。2015年8月,俄军在原空军和空天防御兵的基础上组建空天军,包括空军、防空反导兵、太空兵3个兵种,总兵力约9万人。日本也加快太空军事化进程,积极组建“网络空间防卫队”,暗中提升在网络和太空领域的军事行动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