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怀揣无限憧憬,我成为第四军医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迈入在军校学习的第9个年头。作为一名老学员,我希望在医学事业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一名军人,我同时深知:医者仁心沁军魂,白大褂下是军装。
什么样的军人能称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什么样的军医能成为“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科技人才”?我将目光聚焦在“献身”二字之上。
在这支涌现出张华、陈绍洋、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等英模人物的“红十字”方阵中,始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博士、硕士,首先是一名战士。”同学中有一些是来自基层部队继续深造的在职干部,他们将自己的医术和仁心带上高原,带到边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姓军为兵、献身国防的铮铮誓言。与他们一起学习训练,使我深受感染。
在近20天的强化训练期间,每天超过8小时训练,我加深了对军人职能使命的认识。我深深地感到,军医不应只是能治病的医生,还应是能打胜仗的战士。只有让课堂接轨战场,让学习训练紧贴实战,军魂与仁心相辅相成,才能不辱使命。
训练之余,名师大家们为我们讲述为人、行医、科研的道理。每每听到年过六旬的教授依旧在为科研废寝忘食、每天只休息三五个小时,听到白发苍苍的院士为了实验通宵达旦奋战时,我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
每一个基础医学的新发现,都是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强力保证,每一个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成功,都是对国防、军队建设的重要支撑。凝聚忠诚铸风骨,献身使命谋打赢。这是一代代名医、院士们为我们传承的优秀品质。
薪火相传终有继,披肝沥胆看今人。时代的车轮已经运转到关键的节点,责任与担当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座右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等待着我们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