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妆爱武装,请听四位特战女兵的成长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向 勇 邢鸿剑 安阳 夏董财责任编辑:宋丽丽
2019-07-23 08:51

成长就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唯有经历各种艰苦磨难,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人生中因为有了当兵的经历,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们选择迷彩,担当起肩上的责任。柔弱女子如何蜕变成为特战尖兵?她们在何种苦难中锻造过硬本领?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四名特战女兵,倾听她们的成长故事……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特战玫瑰

成长就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唯有经历各种艰苦磨难,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人生中因为有了当兵的经历,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们选择迷彩,担当起肩上的责任。柔弱女子如何蜕变成为特战尖兵?她们在何种苦难中锻造过硬本领?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四名特战女兵,倾听她们的成长故事……

与枪为友

“开始射击!”“特战奇兵-2019”多种姿势射击赛场上,裁判的口令打破了射击开始前的安静,中士李婷迅速卧倒。20秒、10发子弹、5种射击姿势,这个课目挑战难度极大,也最容易与其他对手拉开比分。

“每更换一个射击姿势,枪口都会有很大幅度的晃动,必须重新构建瞄准视线,稍有失误可能就被身旁的对手拉开分差。”李婷屏住呼吸,动作敏捷,瞄准目标果断扣动扳机。“砰砰砰……”10发子弹脱膛而出,全部中靶,为女兵队组赢得总评第一名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兵5年来,李婷最喜欢与枪为友。她常说,“我来当兵,就是因为喜欢枪”。从当新兵到选取士官,李婷的成长与枪的关系密不可分。

刚选取士官那一年,因为步枪射击成绩好,李婷被营里推荐进入旅狙击手集训队。集训初期,由于缺少理论知识,她晚上加班加点进行学习。白天实战训练过程中,她用实践验证理论。技能不精就起早贪黑练,白天练瞄准,晚上练据枪。

听集训队教员说,穿米粒可以锻炼眼力和耐力,她就跟炊事班班长要了一小袋大米,给自己定下了每天穿200个米粒的目标。刚开始时,一天下来,米粒没穿成几个,手上的针眼倒是不少。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李婷在集训队中很快成长起来,练就了扎实的射击本领。

下士第二年,营队让李婷担任军械员。不到两周时间,她就能报出兵器室所有武器的编号,闭着眼就能找到指定武器的位置。旅里组织军械员在无光条件下轻武器分解结合比武,作为唯一的女军械员,李婷倍感压力,利用车炮场日时间握着一堆“铁家伙”拆来卸去。最终,她技高一筹,在比武中取得了枪支分解结合手枪第一名、步枪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常规课目比着练,险难课目抢着练。凭借过硬的射击技术,她在旅狙击手集训队担任助教。李婷说,“手里有枪,心里就有底”。

一次,旅里组织“乘车射击”训练,李婷第一个打报告上车。“让女兵第一个上,这能行吗?”面对男兵的质疑,李婷选择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她一个箭步蹿上突击车,深吸一口气,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出靶位置。

行进的突击车压到一块大石头,造成颠簸,李婷的嘴唇重重地磕在枪上,顿时鲜血直流。就在这时,一个侧身靶突然立了起来,李婷没有时间顾及伤口,举枪就是一个点射。枪响靶落,一旁观看的战友发出一阵赞叹。

“我喜欢枪,更喜欢‘特种兵’三个字。”凭着这份热爱,她几乎参加了旅里组织的所有军事技能集训,狙击手、格斗、滑雪、伞降、机降、迫击炮射击、特种驾驶、潜水等,熟练掌握了数十项特战技能。

印象

追求卓越的品质

■某旅侦察营教导员 王 乾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会有一些坎坷。身为军人,面对艰难困苦,必须迎难而上。李婷并非天资过人,她只是肯吃苦。当兵的日子里,她喜欢与枪为友,并为之付出很多努力,最终实现了一次次超越。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