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旗文化进校园
■王继南 中国国防报记者 王婧凌
“当嘹亮的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时,你可曾意识到国旗、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爱国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5月11日,浙江省长兴县少年军校开设了一堂以“国旗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长兴县教育局邀请原天安门国旗班第8任班长赵新风为少年军校师生和来自全国的120余名大队辅导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旗文化课。
“升旗手和护旗手是前后排列还是并列?”“天安门的国旗有多大?”一开场,赵新风就抛出了一连串问题,引得同学们踊跃抢答。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一个简单的升旗仪式还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重庆市华渝实验学校的李老师对记者说:“真是大开眼界,做了这么多年的大队辅导员工作,但对升旗仪式流程还不甚了解,今天正好补了一课。”
对于开展“国旗文化进校园”活动,赵新风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而升旗仪式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载体。‘国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升旗仪式示范、高标准队列操展示、国旗班先进事迹报告等形式,让师生、家长近距离接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展示的国旗文化。青少年学生在一次次的升旗仪式中培养崇军情感、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心系国家利益和民族安危。”
接下来,赵新风将升旗仪式细化分解,把需要注意的事项逐项讲解给师生们。记者看到,每个连队选出1名升旗手和2名护旗手,赵新风每讲完一个环节,“小小国旗班”就按照规范演示一遍。从并排走的距离、扛旗走的步伐到下口令的时间点和敬礼的姿势,赵新风都一一给大家做示范,“小小国旗班”的同学们也是模仿得有模有样,神采奕奕的脸上丝毫看不出灼灼烈日带来的疲惫。
最后,赵新风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升旗仪式的队列部分。退伍十几年了,但他的身姿步伐依然挺拔有力。在最后升国旗的环节出现了小“插曲”——音响发生了小故障。“那就我们唱吧!”现场一位参会老师提议。“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全场师生高亢嘹亮的歌声中,随着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这堂生动的国旗文化课也画上了句号。
消防演练入课堂
■许斌华
“前方出现火情,第一小组迅速处置。”随着指挥员下达任务,4名小学生有序地跑到相应地点穿好消防服,戴上防护头盔和手套,快速奔向“事故现场”,分别用防火油布和干粉灭火器将燃烧的油桶扑灭。这是5月9日,浙江省长兴县少年消防警校的学员,在全国少年军校活动创新与发展经验交流会现场进行演示的一个场景。
“感觉很棒!特别是将火灭掉的一瞬间,很有成就感!”“是啊,平时的训练总算派上用场了。”结束战斗后,4名学员整齐列队,跑向指定位置,向指挥员进行报告。
“平时的演练绝不能走过场,一定要紧贴实战,模拟出逼真的效果,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隐患,排除危险。”消防警校校长文宏章介绍说,他们每月都会不定时地进行消防疏散演练,有时是上课时间,有时在休息时间。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
在新学期开学前几天,消防官兵都会对“少年消防警校”的学员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训练期间,消防小警员们不叫苦、不说累,认真操练队列动作、学习灭火基础技能、掌握基本逃生本领,积极参加消防知识宣传等各项活动。“消防服又重又厚,虽然我只穿了几分钟,但还是累出了一身汗,通过消防演练活动,我体会到了消防员叔叔的辛苦和危险。”学员董陆帆在训练后感慨地说:“这样我们才能在平时生活里避免产生消防隐患,为消防工作尽一份力。”“在少年消防警校,我学到了不少消防知识,懂得了遇到突发事件一定不能惊慌,要运用学到的消防知识,迅速逃离现场。”新学员姚羿好激动地说道。
老学员掌握消防技能,新学员学到消防知识。该校创办20年以来,有5000余名学员接受培训,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