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训练“伤”了心
新时代军队训练更加注重科学有效,军校学习时期正是军校学员形成训练心理的重要阶段。当前,军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军事训练伤具有重要关系。
随着我国军事水平提升的需要,军校新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军事训练亦变得更加严格,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壮况参差不齐,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军事训练伤。新生刚进入军校,对于军校严格的要求,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导致新生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使新生在训练时受到伤害。学生如果心理状况不良好,会出现身体承受能力较弱、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脱离父母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生活能力等情况。
在军校新生中,新生对自己的保护意识不够强,这是造成学生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新生在进行训练之前,准备活动都未做好,对于相应的器材不能够准确适用,也不知道如何防范器材损伤,导致新生在开始训练时,身体肌肉抽搐等症状时常发生。其次,由于部分新生是第一次受到严格的训练,所以思维不够集中,在训练的过程中动作失误较多,不仅拉低新生训练水平,也由于动作不标准自身受到伤害。最后,当训练结束后,部分新生并没有做放松动作,导致肌肉紧张,从而导致军事训练伤。
训练模式不够科学、标准。对新生的训练注重的是新生的训练效率与训练标准,对新生的身体状况以及训练质量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由于对新生的操之过急,所以在训练中,新生划伤、拉伤、关节损伤的情况时常发生,从而导致形影的军事训练伤,造成心理影响。
健康教育计划没有的到落实,机械器材的防护性较差,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因素。有些军校并未意识到自身缺乏防护措施,也没有科学化的健康教育手段,导致新生对于自身身心健康了解较少,在训练中违规操作频繁出现,身心疲惫,从而导致训练中军事训练伤的出现。
新生缺乏相应的心理引导。新生在刚进入军校时,教官就着急进行操练,忽视对学生心理的指导,心理指导对新生成长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引导能够使学生心理维持将康水平,从而使新生在训练中局域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具有一定的训练效率。在一些新生中,经常会有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脾气暴躁的、心态消极的,如果这些新生的心态没有被矫正,不仅会影响他人,还会使新生的军事训练伤人数增加。尤其当今的90后新生,更容易获得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加以指点,在训练中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综上因素可见,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事训练伤存在相应的关系。第一,在军校新生中,新生受到军事训练伤对测试的结果、学生的焦虑、惶恐等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相应变化较显著,但是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其他因素上不能够看出明显的差异及不同。第二,在军校训练中,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伤与受伤的新生在心理表现上也有不同,没有受伤的新生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受伤新生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军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较紧密。在军事训练前,军校学生要做好准备工作,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培训,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克服相应的恐惧、害怕、抑郁等心理,提升训练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