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克好,安徽省郎溪县原人武部部长,安徽无为人,1926年出生,1941年3月入伍,参加过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山东菏泽沙土集、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历任勤务兵、司号员、号长,副连长、特务队队长、通信连政治指导员等职。图为朱克好年轻时照片。
再次听到嘹亮的军号声,朱克好依然像70多年前刚从放牛娃当上号兵时的自己一样心潮澎湃,九十三岁的老人握紧双拳,身体前倾,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对于朱老来说,回忆起往事,很多片段都已模糊不清,但对于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的记忆却从不曾褪去。
那年他二十岁,当上了指导员。没上过学的他,在枪林弹雨中学习打仗,在管理中摸索经验。由于部队人才稀缺,他不仅要领兵打仗,还负责着部队的教育工作。那时很多战士都没上过学,在行军时,他们将生字写在木板上挂在背包后让身后的战士边走边认字。
回想起自己当兵几十年来的经历,朱克好感觉像是做了一场甜蜜的梦。
“放牛娃”的苦难童年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朱克好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一户贫苦农家。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把朱克好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蒙上了战争的阴影。
和当时无数中国农民家庭一样,朱克好一家终年辛苦换来的却是一贫如洗、食不果腹的生活。朱克好在家中是老小,从五岁起便由母亲领着外出要饭,艰难糊口,乞讨为生,看尽白眼,受尽凌辱。
朱克好长到十一岁那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爸妈就含着泪把他送到当地一户地主家帮工放牛。
每天鸡叫三更,地主东家便把熟睡中的朱克好叫起来出门捡屎、割草。屎捡少了、草割少了,都要受责骂,有时还少不了一顿打。至于插秧割稻、打扫牛棚厕所等脏活重活都由朱克好全部承担。
朱克好十三岁那年,母亲突发肺部出血,却因没钱求医不幸亡故,第二年,父亲也因长期积劳成疾,体弱多病而撒手人寰,两位姐姐早已出嫁,一位哥哥也因生活所迫早早出门给人当帮工了,家中只剩他这不满十四岁的孤儿无依无靠。无奈只好再去地主家,继续以帮工放牛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