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幸存者口述>>正文

他在福建抗战妻子死里逃生是大屠杀幸存者

来源:现代快报责任编辑:赵磊爽2014-12-09 12:43

老人追忆大屠杀中的亲人

叶东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之前,父亲很少讲这段经历,他甚至不知道父亲部队的番号。“母亲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比父亲‘出名’早。”原来,1937年南京沦陷时,叶天祥妻子徐素英,曾跑到金陵女子大学避难。后来,徐素英逃离南京,到福建投奔丈夫。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临近,77年前的那段历史,在叶天祥身上曾留下切肤的痛。“老伴到福建说了南京发生的事情,我才知道南京大屠杀的。”老人回忆,南京大屠杀中,妻子死里逃生,躲过一劫,不过他的叔叔倒在鬼子的屠刀下。

2013年4月,叶天祥最疼爱的老伴徐素英离世。叶东说,南京沦陷期间,跟着母亲避难的姐姐夭折。徐素英在南京经历了些什么,她亲眼见过的那场大灾难是怎样的?如今,叶东再也听不到母亲的述说了。不过,百岁老兵叶天祥记得,那是段让他震惊的过去,为此他痛恨侵略者,更为自己的抗战经历感到欣慰,“打鬼子光荣啊!”

抗战经历为他赢得勋章

经过核实,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负责人钱肖松认为,叶天祥的抗战老兵身份完全可以确认。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敬意,他拿出由民间组织制作的荣誉勋章和“抗战老兵”冲锋衣,为叶天祥穿戴上。

“叶爷爷1915年1月21日出生,是目前南京已知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的。”钱晓松向老人竖竖大拇指。起初,叶天祥有点摸不清情况,儿子和儿媳在旁边解释一番,他才恍然大悟,摸摸勋章,“别人没有吧。”这一问,逗笑了屋里其他人。

叶天祥的抗战经历,总算得到认可。昨天,叶东向父亲表达了一个儿子的敬意和自豪。其实,这几年来,叶天祥的一个决定,同样让叶东钦佩、感动。2012年,叶天祥老人就曾表示,愿意百年之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我母亲是不同意的,所以这事一直搁浅了。”叶东说,母亲离世后,父亲就没再提这事,“年龄大了,有时候也想不到这方面的事情了。”不过,叶东表示,如果父亲再有这个想法,自己绝对支持。

南京已寻访到3位百岁老兵

加上昨天寻访到的叶天祥老人,目前,南京已知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中,已有3位是1915年出生的。按照家人们习惯的虚岁年龄来算,他们都已经是百岁老兵。

老兵速健:1915年9月生于南京。1931年,他参军到南昌,成为无线电第1团第1营第2大队第56分队的一名文书上士。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在通信兵第1团第1营4连6排任排长的速健,随部队到了山西临汾,配属孙连仲部队。8年抗战期间,速健又辗转多地,活动在承担“上传下达”任务的无线电战线上。目前,老人居住在秦淮区,身体相当硬朗。

老兵徐恭权:出生于1915年2月,南京人。1937年,他考入黄埔18期特科学习,学习制毒、用毒、防毒、消毒。194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军政部学兵总队,任少尉排长。后来,徐恭权在昆明,担任机场防务工作。今年8月15日,老人曾向现代快报记者回忆,69年前抗战胜利时,他是第二天才知道日本投降,起初还不相信,看到报纸才确认。(记者 付瑞利/文 记者 李雨泽 徐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