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芥子气钢弹、钢盔、炮弹、冲锋枪、炮艇。。。。。。”12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布了新增的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此次新增的文物史料是纪念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一次征集。这些文物史料不但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暴行,避免那些右翼势力颠倒黑白,也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
在本次新增的文物史料中,记者注意到,“慰安妇”使用过的木碗、漆木盒、化妆品瓶子等证物出现在这些文物中。
“我在征集文物时候,别人听说我是纪念馆的文物征集志愿者,特别相信和支持我。”专程从沈阳赶到南京捐赠文物的民间收藏家张广胜说,自2007年至今,他已先后6次为纪念馆征集文物史料3200余件,此次他捐赠了在东北慰安所遗址收集的“慰安妇”使用过的木碗、漆木盒、化妆品瓶子等日军侵华时期加害女性的16件证物。
据张广胜先生介绍,由于东北冬季气候干冷,雪花膏成为“慰安妇”的必备品。这些实物均在位于东北的原日军将校俱乐部所在地发现,该处现已成为东北慰安所遗址。日本战败溃逃时企图毁灭证据,放火烧毁建筑,但这些物品在大火中幸存。
朱成山馆长表示,这些木碗、漆木盒、化妆品瓶子是揭露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直接证物。而张广胜捐赠的冲锋枪弹鼓则是苏制“波波沙”冲锋枪的配件,该枪是苏军在二战中使用的主要武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屡建奇功。苏军在东北援华抗日时也使用了“波波沙”冲锋枪。弹鼓上的斑斑锈迹见证了抗日作战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