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把人民当父母

这支与民同心的工作队从未离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记者 代烽 欧阳浩 特约记者 程永亮 欧阳春责任编辑:张硕2014-05-22 08:24

根植井冈红杜鹃

——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传承红军精神服务人民纪事

2014年的“新年”,对于井冈山市坳里乡的群众来说来得分外早。

在市人武部的努力下,去年12月16日,井冈山最后一条通乡公路铺进了坳里乡。告别了肩挑、手提、推板车的日子,老百姓像过新年一样燃起喜庆的鞭炮。

“过去,老百姓守着山林宝库过穷日子,现在路通了,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通车那天,看着一辆辆满载山货的卡车在这条12.5公里长的致富路上奔驰,坳里乡党委书记张新图激动地拉着人武部政委崔伟的手,久久不松开。

这条路,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上“军”字的烙印。

80多年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这里走上井冈山。在红军的帮助下,坳里平整出第一条泥土路,很多山里人第一次走出大山。上世纪80年代,人武部又组织民兵将这条路拓宽为砂石路,勉强能通行小车,并年年拉来砂石平整修缮。老百姓都说:“解放军来了,路就好走了!”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80多年前,红军和坳里百姓的心就紧紧连在一起。

在荆竹山下有一块巨大的“雷滚石”。1927年,红军上井冈山前,毛泽东站在这块巨石上首次向部队提出了“三大纪律”,继而又在桂东沙田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工农革命军军规。

“当时,‘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正确处理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确保了军爱民、民拥军,党和群众心连心。”回顾这段历史,人武部部长刘宗成总会联想到这样一个爱民故事:1928年,朱德来到老铁匠丁长根家,看到床铺上只有一床破草席,几天后便叫人把军部发给自己的一条裤子送了过来;看见有位老人家里没盐吃,全身浮肿,他第二天便叫通讯员送来一包盐,朱老总经常说,我们红军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和老百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也正是几十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铁打的部训。人武部办公楼前厅电子屏上每天循环播放着“人民是父母”的警示语,时刻提醒着干部职工不能忘本。

“当年群众为了红军倾其所有,把最后一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把最后一碗红米送去当军粮。如今,我们一茬茬官兵都应自觉视人民如父母。”崔伟政委介绍,几十年来,人武干部进农家门、帮农家困、结农家亲,随身都要带上民情日记、帮扶手册、挎包水壶和干粮袋这“四件宝”。近3年,人武干部写下的民情日记就有50多万字。

鹅岭乡村民冯秋月的丈夫因病去世后,每到秋收季节,人武部的干部职工都要来她家帮助收割水稻;石市口村民王继雄的女儿患了重病,没几天,人武部就把干部职工的捐款送到他家……这些年,井冈山市人武部竭尽所能帮助群众,仅近3年就建立以敬老院、困难户为主的爱民点5个,帮扶困难群众2000多人次,协调解决帮扶资金12万余元,成立的民兵志愿服务队长年开展活动。

人心是杆秤,口碑赛金杯。黄坳乡石角村93岁的龙秀芹阿婆掰着手指头能说出好几任部长、政委的名字。远远看到人武部的干部职工来村里,她都会像当年迎接红军阿哥那样站在村头。

精神的传承并非无本之木,基因的延续更非一蹴而就。人武部有几个保持了几十年的规矩:新干部报到,第一堂课先要学《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第一顿饭要吃红米饭、南瓜汤;第一次过组织生活,是去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第一次下基层,是到挂钩帮扶的村民家认门。

黄坳乡后挂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上访村”。人武部和这个村结对后,及时就上访问题寻根溯源,多方协调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还帮助村里开设村务公开栏,所有群众关心的问题统统上墙。“公道不公道,一看就知道。”慢慢的,村民心平气顺,人心思定。村民们都说,人武干部为群众着想,处事公道正派,大家服气。市委领导也给出这样的评价:“群众工作不好做的时候,人武部来做肯定能通。”

当年,红军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如今,人武部干部职工积极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队、化解矛盾纠纷的协调队,用真情换真心,架起了一座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解放军报》(2014年05月22日 09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