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郭天一写过一篇调查报告,用大量翔实的调查资料,反映了市场经济大潮初起之时,军人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地方干部职工的事实。
“军人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危险性、艰苦性和工作强度都远远高于社会一般职业。”在这篇文章中,郭天一呼吁关注军人切身物质利益,尖锐地提出:“部队苦,最苦的是基层,最难的是营以下干部。”
当时,这篇文章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也为高层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如今,随着国家的科学发展,军人待遇也呈水涨船高之势。继去年大幅提高军人工资之后,今年,军委和总部又决定大幅提高基层军官岗位津贴。
消息公布的那天,是11月19日。5天之前,郭天一血洒高原……
他的血,总是热的。战友们忘不了,1997年,调入解放军报社的第二个年头,郭天一就跟随“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到最贫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采访。
那一次,他访贫问苦,采写了4篇现场见闻,记录下“清早就赶着毛驴去拉水”的李会计、“有个吃不饱的病”的海老汉、“身在干枯的窑洞,却齐声朗诵《西湖》”的女娃们的渴盼……
11月22日晚上,郭天一最后一篇作品上版。总编室夜班的同志实在不忍心给他的名字打“黑框”,几次用铅笔轻轻画在大样上,又含着眼泪用橡皮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