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网专题>>正文

老兵郭益民35年苦苦搜寻烈士遗骨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陈典宏 陈建文 梁英海责任编辑:姜紫微2014-12-29 11:06

衣冠冢前,他誓言找寻到底

2010111,从广西有关部门传来消息:李保良烈士已被迁葬在广西宁明烈士陵园,位置在339号。郭益民获悉后立即与几位战友约好前往广西扫墓。

叫一声兄弟热泪流!在宁明烈士陵园内,当李保良的墓碑出现在郭益民眼前时,积压了多年的感情瞬间爆发,他紧紧抱住烈士的墓碑失声痛哭:“对不起兄弟,我来晚了!”那晚,他通宵守在墓碑旁,尽管此时他已知道身旁只是烈士的衣冠冢。

第二天清晨,大家以为郭益民完成了心愿,准备劝他一同离开。谁知,他却作出一个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独自一人留在宁明打工,一定要找到李保良的遗骸。

对照战友陈建国绘制的地图,郭益民就像《集结号》中的谷子地,倔强地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我的兄弟在战场上没了,不能连块骨头都不留下吧。”他时常伤感地叹息,“有一天要是我也没了,到那边怎么交代。”

很快,郭益民花光了为此行准备的3万多元钱,他就买来修车工具、三轮车,在当地一边修理自行车维持生计,一边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然而,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地挖掘遗骸的难度太大,郭益民决定先到当年的阵地取一包红土带回家乡。取土回家那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给李保良上香时,一颗下门牙居然脱落掉。

“那是保良兄弟在提醒我。”此事过去了几年,当郭益民提到这个细节,总是责备自己做得不够。

返回河南途中,郭益民把包好的红土放在内衣层贴近胸口的位置,进出门、上下车的时候都要先烧三炷香然后大喊三声:“保良兄弟,咱们回家!”很多路人以为他精神有问题,用莫名其妙的眼神远远地打量着,可郭益民一点也不在意,只是一次次用手紧紧地压在胸口上。

4年一晃又过去了,搜寻烈士遗骨的工作仍在艰难地推进。眼看着走入人生的暮年,郭益民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他常常天不亮就起床,走向那块曾经让他们洒下热血的土地。

晨曦中,那个微佝的背影让人无限心酸可又无限温暖。也许,他已经无限接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