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护旗方队:阅兵最先亮相 蓝天写“70”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开强 等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9-04 11:52

空中护旗方队

“蓝天国旗班”:展国威军威

■本报记者 李开强 刘一伟 通讯员 马彦军

盛大的阅兵分列式拉开序幕。

与新中国历次阅兵不同的是,护旗方队首先在空中亮相!

螺旋桨叶搅动气流,发出巨大声响。3架直升机组成的楔形编队向天安门飞来。领队机由总参陆航部副部长陶炳兰驾驶,机身下悬挂着9米×6米的巨幅国旗。其后是一个同样的3机编队,编队长机下方悬挂的是一面7.5米×6米的军旗。

国旗,军旗。国威!军威!

以这种形式展示国旗、军旗,让人耳目一新,也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愿景、中国军队的强军梦想。

在国旗、军旗编队之后,是两个护旗编队。前队由20架直升机组成,后队由7架初教-6飞机组成。当梯队经过天安门上空时,初教-6编队在天空画出7道如虹的彩练。

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编成一个梯队,其协同飞行速度要求控制在160-180公里/小时。以如此高的速度挂旗飞行,难度很大。

专家介绍,由于飞行速度快、旗帜面积大,阻力会大幅增加,致使“鞭梢效应”极强,局部会产生激波,这对旗帜的抗损设计提出极高要求。阅兵飞行训练之初,旗帜尾端10分钟后就开始破损。后来,经过有关部门联合攻关,形成了全新的设计方案,达到了飞行2小时旗帜不破损的要求。

拉着彩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初教-6编队来自空军航空大学。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直播的该校官兵慨叹:历史怎会如此相似?

66年前开国大典,以东北老航校飞行员为主体的飞行编队从南苑机场起飞,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66年后,我国首次举行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空军航空大学官兵作为老航校传人,又一次在南苑机场起飞,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驾驶的初教-6飞机是此次阅兵中最老的装备。它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初级教练机,1962年定型列装,服役至今已有53年,我军现役所有航天员和飞行员的“飞天第一步”都由它而始。它为我军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被誉为“功勋机”“摇篮机”。

“功勋机”“摇篮机”,也是“老爷机”。因为飞机缺乏先进的定位设备,想要飞出训练大纲中没有的七机密集编队,并始终保持飞机间隔、距离均为15米不变,又谈何容易?

长机飞行员孙玉志说,保持队形他们有两样“法宝”:一样是画在飞机不同位置的标线,通过这些标线的相对位置飞行员可以判断飞机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另一样就是飞行员的感觉。初教-6飞机机身较轻,很容易受到气流影响。阅兵训练中几次遇到极不稳定的较强气流,飞行员们就是靠自身感觉和彼此间的默契,始终保持着5分的训练成绩。

缘何能有如此的感觉与默契?原来,参阅队员都来自空军三支飞行表演队之一的“天之翼”飞行表演队。在平时的飞行训练中,他们早已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过人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协作意识。

“天之翼”有一个表演动作叫“九机阿波罗队”,9架初教-6飞机组成酷似航天飞机“阿波罗号”的队形,飞行高度只有120米,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都只有5米,高度差只有1到1.5米,难度相当大。“能拿下这样的魔鬼编队,飞好受阅队形,我们信心满满。”孙玉志说。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