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支援部队方队:展示新型预警雷达、无人机、卫星通信车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开强 等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9-04 11:37

指挥信息系统装备方队

“战争中枢”耳聪目明

■本报记者 张晓祺 刘一伟 通讯员 姚二鹏

“向前、向前、向前……”军乐声声,身披迷彩的信息化电子装备昂首战车之上,稳稳驶过天安门。由国产新型卫星通信车、频谱监测车等组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方队,在阅兵中首次精彩亮相。

车辚辚,阵容新。新,一支军队生机勃勃的象征;新,一个国家繁荣兴旺的标志。

“天安门,我们来了!祖国母亲,我们来了!”长安街上,历史正在翻开这支英雄部队的崭新一页——

接受检阅的这支部队,隶属总参谋部某通信总站,前身是诞生于1931年的红军第一个无线电队,刚组建时仅有一部半电台。如今,他们已发展成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指挥信息系统,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中枢神经”。今天,我军信息化程度已今非昔比——首次亮相的指挥信息系统方队,代表着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崭新成就。

阳光下,卫星天线昂首苍穹,声声电波激荡天宇。远眺方队,横、纵、斜,每条线都像刀切般笔直。整齐划一的队形,昭示着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的铿锵步履。

曾记否,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电话通信是人民军队的主要通信手段。团以下分队,以运动通信为主,兼用旗语、号音、烟火等简易信号。1941年,毛泽东曾为《通信战士》杂志题词,赞誉通信兵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历史在发展,装备在更新,我军信息化指控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更新。目前,我军已建设成三军一体的指挥控制网络,陆、海、空、第二炮兵部队驶上“信息高速公路”,为我军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军通,动中通,万里山河实时通。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人民军队深刻的转型——

改革开放初期,我军正式启动作战指挥自动化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到新世纪明确“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中国军队的信息化程度稳步跃升。

一网连三军,天涯若比邻。如今,随着新一代指挥自动化系统覆盖全军,我军通信保障功能已渗透到信息化战场的各个环节。

铁流滚滚,战车轰鸣。万众瞩目中,指挥信息系统方队的官兵们,向党和人民表达着忠诚——我们是未来战场的“千里眼”“顺风耳”。有我们在,“战争中枢”耳聪目明!

(本报北京9月3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