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刻不曾放弃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救援一线见闻
下潜,出水,再下潜……
转运,上岸,再转运……
浊江奔涌不息,子弟兵期待生命奇迹出现的信念就不会息!
霏霏淫雨不停,子弟兵搜救失事船只乘员的脚步就不会停!
已近6月2日子夜,“东方之星”游轮失事海域,随处可见参加救援任务的军区部队官兵:总部,军区,湖北、湖南省军区,军区联勤部,各任务部队等多级指挥部里,军地领导科学决策,道道指令及时发出;沉船现场,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和某舟桥旅官兵坚守一线,随着每一次潜水员出水动若风发;下游江域,某预备役团、各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细针密线,反复在水面搜救;大堤之外,紧急驰援的某舟桥团、第42集团军某特战旅蛙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轮班赴命……
从将军到士兵,从失事海域到下游200公里江面,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争分夺秒,绝不放弃!
靠前,再靠前些!
“部队不停,领导首先不能停!”6月2日22时40分,紧挨失事船只的一艘海巡船狭窄舱室里,军区参谋长刘小午正组织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国务院紧急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任务。不到10平米的空间内,指挥部和任务部队领导10余人,或坐或站受领任务、提出建议。“今晚就由我和军区联勤部刘瑞武副部长值班,明天换军区许再华副参谋长值班。”刘参谋长主动提出站“头班岗”。
“有人,下面有人!下面有人!!”
3点23分,大雨如注,现场所有人员的目光都聚焦到刚冒出水面的蛙人,总部、军区首长快人一步奔向甲板——其实,设在舱室的临时指挥部距离打捞现场不过20米,几级台阶就到。
3点50分,落水者打捞上来了!武汉总医院医疗队立即抬上垫有棉被的担架靠上去前接。遗憾的是,落水者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这时,现场出现令所有人感佩的一幕:当医护人员把遗体转上海事船时,刘参谋长居然亲自接过担架,和某舟桥旅官兵一起将遗体转运至汽艇。
这一夜,任凭风雨交加,数位将军在小艇上靠前指挥,都没顾上打一个盹。
行动就是无声的号令。3日凌晨4时左右,水下蛙人陆续从船舱找到3具遗体,武汉总医院周赤龙院长和政治部万劲松副主任抬着担架最先冲向倒扣的“东方之星”游轮的底板上。
在某舟桥旅构筑救援通道现场,旅长曾从华第一个拿起铁锹,率先向编织袋里装沙土。刚一装满袋子,就见他扛起80斤重的沙袋向填放位置冲去。一袋又一袋、一趟又一趟,他始终与战士们并肩战斗在一起,并不时为大家鼓劲加油。
某舟桥团团长罗建文原本2号带家属乘车去青岛参加军区组织的夏季疗养,四年3次换岗位的他与妻儿聚少离多,为了这次难得的全家团圆机会,他一等就是3年。出行前夕,罗团长接到带队参加沉船事故救援的命令,他来不及和家人多做解释,昼夜兼程赶往事发地域,至今仍奋战在人员搜救的第一线。